眼下,不少人对股票基金的销售惟恐避之不及,各金融机构举办的沙龙话动少了,来听的客户也不再像以往那么积极。许多客户的心态已经由焦虑转化为恐俱。实际上,股价不论涨跌,都会使投资者的焦虑感逐渐增强。由于不知道下一步会怎样,渐渐地,焦虑走向一个极端.转变为对市场下跌的恐俱。任何消息都可能成为下跌的解读。既然上涨无望,投资者就什么都不想听了。
笔者总结,客户焦虑的方式一般分成三类:一类是回避;第二类是投射与贬损;第三类是走向恐惧。持回避态度的客户大多已经贴到近乎麻木,不再关注市场,对市场“避而远之”,“先放着吧!”成为他们的应对措施;投射与贬权类的客户一般把不良情绪转移到其他方面,如将资产减少归因于政府相关部门、基金公司、银行,甚至客户经理身上,忘记了当初他们也许反复强调过投资风险问题;而恐惧的客户宛如惊弓之鸟,再次下跌的担忧让他们对股市产生恐俱之感。
其实也不难理解,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全部身家都在市场中,上证综指6000点进去,而下个月孩子要留学,贷款要归还,看着指数天天往下掉,想不恐俱和恐慌都难。
从这个角度说,理财目标、理财资金的特征决定了部分投资者的心理。因此,不要将投资与自己的生存和日常生计问题捆在一起,而是当作一种消费,用消费的心态去投资决策,反而不易受到情绪的影响,也容易成功。而这也是决策学中的情绪浸润模型告诉我们的理性投资的关键之一。
证券市场的一大特点就是:投资情绪越高,投资价值越低:而投资情绪越低时,投资价值越高,获利的概率越大,在赚钱效应刺激下,很多人甚至将身家性命投入进去,其结果必然导致浸润度特别高,情绪化越重。焦虑性、恐俱性越 低;而投资情绪越低时,投资价值越高,获利的概率越大。在赚钱效应刺激下,很多人甚至将身家性命投入进去,其结果必然导致浸润度特别高,情绪化越重,焦虑性、恐惧性越强,情绪波动最终会影响到决策的理性。
古人用“杯弓蛇影”来形容人们疑神疑鬼,妄自惊忧,想享受美妙幽静的山林夜晚,却被担心下雨、害怕野兽袭来的各种恐怖猜测所搅乱。布莱恩·亚当斯提出的一条行为法则也认为,多疑和恐俱往往会导致失败。同样的道理,在投资中,恐俱使得投资者对市场产成不信任感,共至形成一种心理障碍,从终导致投资决策错误。
眼下,杯弓蛇影、谈股色变已经成为市场上投资者情绪最为集中的反映。经历了股市大起大落、多次调整的人们,受情绪浸润影响的非常多。由于人们往往根据过去一段时间的进展来做现在的决策,悲观的情绪也让多数投资者保持了观望。
证券市场没有持久的涨、也没有持续的跌。在持续弱市中备受煎熬的一部分投资者,已经悲观绝望,在市场的持续低迷中相继割肉离场。而这时,市场往往是最具有投资价位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