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股市分析]顺势者昌 逆势者亡
划重点,李迅雷认为,A股不太可能有全面牛市,而是结构性的。新价值投资时代下,要有转型思维和头部思维,关注新兴行业,配置核心资产。房地产已经进入后周期时代,仍可关注三条线:粤港澳大湾区、杭州湾湾区、长江经济带。黄金具有避险和投资双重属性,由于货币超发严重、局部地区动荡等因素会走慢牛行情。
以下为访谈精彩回顾:
主持人:最近市场行情比较活跃,尤其是今日券商、银行、保险等大金融板块大幅上涨,有观点认为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周期股的行情是可以被看好的,您怎样认为呢?
李迅雷:从宏观角度看,近期市场活跃主要是经济出现了一定反弹。今年受疫情的影响经济一季度大幅度回落,二季度开始反弹,七月份则开始走平台,复苏速度已经放缓。但要说新一轮周期来了,这个观点过于乐观,从数据看,中国经济是处在一个下降的通道中,增速是下行的。最近上涨的券商、银行、保险、地产等都属于低估值板块,大概处于历史估值的25分位区间,低估值板块随时都有回升的理由。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不支持周期股有太大行情,但是他们现在的优势就是估值偏低,所以应该会找一个平衡,会有补涨或者估值修复的行情。
主持人:经济和股市之间的相关性应该如何看待?经济弱复苏的前提下,股市可以走牛吗?
李迅雷:一般来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从中国过去30年来看,这个功能没有很好地发挥。2010年以前的中国处于经济高增长阶段,但股市仍然跌宕起伏。中国股市是属于新兴市场,存在估值结构扭曲问题,股市虽然整体的指数和经济的走势不太一致,但股市行业板块的表现与经济转型是比较一致的,股市更多反映了经济结构的变化。A股不太可能有全面牛市,而是结构性投资机会的。至于周期和非周期的切换,最多是动态平衡。美国的十年牛市,也不是经济周期决定的,而是新兴行业的驱动,美股指数以成分股为风向标,所以表现出了十年的长牛,实际上也是二八现象,属于结构性牛市。A股目前上证指数还充分没有反映出新兴行业的崛起,但随着指数的重修今后会逐步体现。
主持人:市场分化越来越大,估值贵的越涨,而估值便宜的越被抛弃,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李迅雷:市场风格切换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2017年以前股市是中小市值股票走势强劲,2017年以后大市值股票强劲。这说明在中国股市制度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市场在慢慢趋于理性,投资者结构有了改善,机构投资者话语权逐渐增加。可以说,2017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这之后都属于新价值投资时代。
主持人:新价值投资时代您是如何定义的?
李迅雷:传统的价值投资主要看静态估值,如过去五朵金花估值低,后来成长性就差了。新价值投资时代看动态估值,比如房地产、银行估值虽然便宜,但这些都不是新兴行业。新价值投资时代主要与产业转型有关,比如医药、电子、通讯、计算机、消费升级、新能源等,机构投资者普遍对这些行业的成长性认可度具有一致预期。
主持人:从7月底政治局会议上来看,货币政策是否已经在从宽货币转为宽信用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有何影响?
李迅雷:有这种现象,今年的两会再次提出银行要给实体经济让利,有一定宽信用的味道。我们可以看到,今年M2大幅上升,但经济还在下行,所以今后两个季度降息的可能性比较小,因而债券市场表现疲弱,但相对股市是有利的。今年受疫情影响,消费减少、居民储蓄增加、拉动投资增加、公募产品火爆,股市增量资金增加,推动了近期的市场行情。但未来太紧或太宽松的货币政策都不可能。主持人:您曾经提到过内循环有些被过度解读了,您觉得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内循环?
李迅雷:我认为内循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国际大循环下的属于国内产业链部分增值,过去我们以出口为导向,但都是大进大出、两头在外,我们只是做了简单加工的工作,国内附加值很低,未来要提高加工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要加强国内大循环,今后加大进口替代力度,实现产业升级,减少对外依赖,拥有核心技术、尖端产品,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
主持人:今年资本市场上有很多制度性改革,比如创业板注册制等,这些变化如何解读呢?
李迅雷:资本市场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推进资本市场开放和改革是一贯提法,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上也提到改革创业板并试点注册制,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这些都是为了增强资本市场话语权,规范资本市场,实现优胜劣汰,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像深圳创业板注册制是属于存量改革,未来实现存量和增量的变革,投资标的会越来越丰富,投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
主持人:在制度改革后,投资者应该如何调整投资心态呢?
李迅雷:投资者要对规范市场有正确认识,从交易频率看,目前我们整体的投资风格和美国市场还有区别,许多人还是去做投机,炒题材、炒概念,投资者应该更多关注上市公司治理、 分红回报率等。而随着机构投资者比重越来越大,个人投资者存在一定的竞争弱势,比如创业板上市公司技术含量和以往不一样、亏损公司如何估值,这些方面个人投资者还需要学习, 如果学习能力不强,建议委托机构投资者进行投资。
主持人:中美博弈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美国大选之后情况是否会有改善,还是说未来长时间内中美博弈都会影响我们的投资决策?
李迅雷:无论有没有美国大选,中国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竞争力也在逐渐上升,同时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美国,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所以大国博弈不可避免。现在主要是外贸领域的博弈,未来可能还会涉及到金融、外交、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博弈,我们要做好这种准备。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从政策上也体现出我们一直保持稳中求进和克制,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经济风险和其他风险。事实上这次疫情就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制度优势,虽然现在国际环境确实较之前有动荡,但要对我们国家的管控能力、化解能力有信心。
主持人:那这种环境下对我们投资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呢?
李迅雷:在市场中投资要有逆向思维,悲观的时候建立信心,乐观的时候要想风险。
持人:这次的疫情是百年不遇的,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影响,但美股反而表现不错。如果今年下半年或者是明年疫苗研发成功,全球疫情都得到控制,美联储有没有可能改变现在的政策、回收一些流动性,会不会由此引发一些风险呢?
李迅雷:疫情之后,美国政府大规模举债,财政赤字率升高。数据显示,美国二季度居民收入增长10%,消费下降10%,美国居民部门储蓄率上升。这就可以理解美国股市的上涨,因为美国的投资者基本上都是以投资股市为主。全球经济下行是大趋势,美国、欧洲都进入了下行通道,疫情只是改变了斜率,所以疫苗研发成功,美联储也不会马上收紧货币政策,而是等到经济平稳再慢慢收,会有一段缓冲期。另外,对于疫苗也不要给予厚望,比如乙肝疫苗研发那么多年了,还是不能阻止乙肝流行。
主持人: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换挡期,您认为拉动我们经济增长未来主要靠什么呢?
李迅雷:从'三驾马车'的角度来看,消费对经济拉动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投资方面目前主要是基建和房地产;制造业需求有限,过去投资(资本形成)对GDP的贡献大概是45%左右,现在降到了35%左右;出口方面,今年因为我们的疫情控制比较好,出口还不错,与其他国家形成了错位增长,但这是短期现象,长期还是要下降的。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未来主要依靠新兴产业,但新旧动能转化至少需要10年以上时间,未来更多的机会还是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主持人:那您认为未来的投资主线是什么?
李迅雷:一方面要看经济转型的方向,关注新兴行业,美国过去GDP增长在1%-3%的区间仍然撑起了十年牛市,未来中国GDP增长即使回落到4%-5%,也足以支撑结构性牛市;另一方面要看到存量经济下的集聚和分化趋势,抓大放小,像楼市的一二线城市房价强劲、而四五线城市房价趋弱,股市中头部企业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小企业市场份额则被逐渐蚕食。
主持人:7月份全国地产的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增速回升都很明显,而且地产新开工的面积也在继续回升,您怎么看待房地产未来的趋势?对于投资者来说,买股还是买房如何选择?
李迅雷:房地产最近的强劲和一季度过于低迷有关,主要是补涨,长期看房地产已经进入后周期时代。从大类资产投资角度来看,建议增加权益类资产投资比重,降低房地产投资比重。房地产的投资机会也是结构性的,人口、资金、产业、信息流量大的区域可能有转型成功的机会,主要关注三条线:粤港澳大湾区、杭州湾湾区、长江经济带,这些地区因为产业、人口、货币、信息的集中,未来GDP的占比会上升,会有更多的机会。
主持人:今年以来黄金走势很强,虽然上周开始出现调整,但市场上已经有观点认为黄金随时有可能开始第二波上涨,您怎么看待?
李迅雷:全球货币超发是黄金上涨的主要逻辑,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和黄金脱钩后,过去50年,美元相对于黄金贬值了97%,与此同时许多新兴市场的货币如印度卢布等也大幅贬值。这一轮黄金上涨是疫情导致的美元再度超发,其他货币竞相贬值引致,现在来看美联储短时间内还不会收紧货币政策,黄金应该还有不小的上涨行情。但上涨幅度不好预测,以目前的黄金价格,短期内继续大幅度上涨还是有难度的。黄金具有避险和投资双重属性,由于货币超发严重、局部地区动荡等因素还有看高的逻辑,我个人认为会走慢牛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