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经济面临巨大下行压力,股市一路从6000点高峰急跌至1664点。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正式推出“四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
四万亿元投资计划点燃了小牛市。2009年,很多股票开始快速反弹。市场开始按照刺激政策的逻辑,一个板块一个板块地炒作股票。2008年年末,在1800~1 900点的位置,我开始买进股票。我买进的都是一些价格便宜的股票:栖霞建设、南钢股份、大秦铁路和粤照明B。在后来的小牛市,这些股票都赚到了钱,但现在看来,这些公司当时都只是反弹,并没有成为后来股市的牛股。
回顾过去,四万亿元并没有带来基础建设类股票的大牛市,只是它们的集体反弹,然后又重新回归熊市,至今都没有起来。重资产投资类股票遭受了市场的抛弃,这里面暗含着市场的看法:对多变的政策的不信任,以及对经济必然结构性调整的担忧。
栖霞建设
作为南京的本土房地产公司,当年在本地享有品牌美誉度。当时股价跌到2元钱,跌去差不多85%的市值。为了买他们的股票我去参加了股东大会。
我记得当时董事长陈兴汉思维敏捷语速很快,在读年报的时候,她并不是照着读,而是读到一些地方会展开解释些东西,做些注释,这点比某钢铁公司的高管好多了。但遗憾的是,现场刚回答完两个疑问,就被议案表决结果打断了,后来宣读完结果后,就再没有给出提问时间。
现场有投资者问公司对房地产市场的判断。公司高管的态度大抵相同:谨慎乐观,房地产行业大趋势没有改变,他们认为目前市场上都是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投资需求还没有起来。公司在销售策略上似乎并不打算沿袭万科降价的做法,陈兴汉认为降价会增加市民观望情绪,并且触动老业主的情绪。
那次股东大会没几个人参加,但当时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复苏。回来后我从2元多开始买,一直买到4元多停止,最后栖霞建设反弹到了8元多。我在第二次做头部时的七八元卖出。
南钢股份
2008年南钢股份有一笔一次性存货减值准备,2009年不复存在,我觉得业绩会有大涨,加上4万亿元投资,股价应有所表现。
我记得在股东大会现场,舜天的一位代表提了资产减值的问题。高管回答,2008年钢材价格在六七月份达到高点,钢材价格在八九月份达到高点,到年底,钢材价格跌了40%以上, 而公司正常生产库存提前在一个月左右,所以造成了资产减值损失,而铁矿库存一般都提前两个月左右,原材料的价格下跌也造成减值准备。而关于南钢减值计提比例不如济南钢铁多的问题,公司高管表示,存货中有部分不是南钢自已减值的,而是南钢联合计提减值。
后来,我又去公司拜访了一位大学同学,了解到另外一些公司的信息:公司引以为荣的中厚板有产量无效益,处于不赚钱的尴尬位置,而2007年中厚板的市场行情非常好。此外,公司的船用钢板市场前景不错。总体来说,2008年的业绩还有待钢铁市场的复苏。
杨思明2007年上任后,将之前的历史坏账一次性清除。在人事改革上也大刀阔斧,让公司一些老员工退居二线,把一些职能重合的部门进行合并。
在参加过他们的2008年股东大会之后,我感觉它只是一家适合投机的强周期性股票,并不值得长期持有,所以回来只买了一点。后来股票也从2元多涨到了8元多,最后我的卖出价大概是6元多。我应该庆幸,如果现在还持有它,股票只值1元多了。
大秦铁路
我一直把它当长期投资的标的,但是效果不太好。在熊市,它跌到8元多,对应股息大概4%不到。后来它涨到了14元多就开始下跌,一路的负面消息、阴跌,中间也有过反弹,但整体趋势一直向下。在这只股票上我进进出出,有赚有赔,最后差不多略微盈利。一直到现在,有缘无分。
客观地说,大秦铁路是个重资产公司,但却是个不错的重资产公司。它的问题不是公司本身的问题,而是如何梳理好投资者权益与公益事业之间关系的问题。这是体制造成的。在以后的年份,只要发改委同意提价,股票就会有所表现,而一旦利好消息过后,股票就会重新走低。
粤照明B
在2009年之前,粤照明B在资本市场的形象很好,是一只现金奶牛,每年稳定分红。作为一家制造业公司,账上的负债率竟然只有10%。按照当时股价算了算每年的分红率,高达10%。我在4港元左右买进,差不多就是公司的净资产价格,后来它上涨了9倍。但属于我的利润只有1.5倍左右。
这真让人懊恼,不是吗?因为上涨最迅猛的一段时间我不在,除权除息我也不在。后来的粵照明B玩起了概念,股价疯涨。A股的投资者向来就是这样。这家公司的股票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在A股市场价值投资是有用的,但如果价值标的还存在潜在的概念,则更适合A股市场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