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互联网用户精准营销,“杀熟”这个词汇也更多地出现在了人们面前。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大数据“杀熟”引起争议的情况往往在于,同一平台在同一件商品上,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的差异化价格是否合理。
这背后是电商销售“千人千面”的技术手段,平台根据搜集用户的个人资料、流量轨迹、购买习惯等行为信息通过平台大数据模型建立用户画像,然后根据这个画像来给用户推荐相应的产品、服务和相应定价。
另外,据网经社电商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的统计,包括滴滴出行、携程、飞猪、京东、美团、淘票票等多家互联网平台均出现过疑似“杀熟”的情况,涵盖在线差旅、在线票务、网络购物、交通出行等多个领域。
而近日用户陈先生在微博中公开自身在携程平台的遭遇,又一次将大数据“杀熟”推向了舆论焦点。
舆论持续发酵
3月10日晚,用户陈先生表示,在携程APP中首次搜索机票时,显示票款总价格为17548元。而在后续的支付步骤,他检查发现忘记选择报销凭证,于是随即退回上级页面进行修正,谁知重新支付时携程平台显示已无票源,必须到机票搜索页面重新选择。
在重新搜索的结果中,同样的机票,价格却变成了18987元,比之前高出近1500元。在退出、再登录,反复多次查询搜索结果,及卸载应用重新安装等一系列操作后,机票价格仍旧显示为18987元。随后陈先生在承运航企海航的官方APP上进行查询,同样的行程,不仅票源充足而且价格显示仅为16890元。
陈先生也解释称,由于此前携程平台因为大数据杀熟等各类事件纠纷引发舆论关注,所以在使用过程中有特别注意保存图片证据。他感慨道,没想到真让自己碰上了所谓的大数据“杀熟”。
通过微博传播以及媒体的报道,关于携程大数据“杀熟”的言论持续发酵。3月11日,针对此事携程方面发表道歉声明称,二次支付显示无票是系统Bug所致,绝无大数据“杀熟”。
实际上,这并不是在线旅游行业首次因为“杀熟”问题引发关注。2018年10月7日,作家王小山在微博上发文称,自己在飞猪上购买机票时遇到“杀熟”问题,该微博发出后一时间也让飞猪大数据杀熟成为微博热搜话题。事后,飞猪也在官方微博回应质疑称:飞猪敢于承诺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利用大数据损害消费者利益。
虽然消费者与平台都不相同,但“剧情”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可见,在近期携程的公开声明后,陈先生的案例作为单个事件来说或许已告一段落。但对于行业发展而言,关于大数据“杀熟”的争论却远没有结束。
“杀熟”何时休?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起引发舆论关注的“杀熟”事件都发生在机票预订领域。
“理论上来说在线旅游平台不敢乱来。”一位不愿具名的机票代理商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平台往往更为注重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口碑,对于任何损害自身品牌的行为都十分谨慎。不过一旦出现纠纷,平台最为惯用的手法是宣称技术层面出现问题,以此来搪塞舆论的关注。很显然,应对大数据“杀熟”纠纷时的操作方式便是如此。
另一方面,该机票代理人也表示,这与航企和平台之间的博弈不无关系。近年来航企“提直降代”以及平台推动直连、自营背景下,大量的第三方机票代理退出历史舞台,某些主流OTA平台的自营机票业务甚至超过了50%。这也导致机票的定价话语权逐渐向平台方倾斜,所谓大数据“杀熟”便是这样背景下的产物。
“大数据杀熟暴露出大数据产业发展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的问题。”不过从法律层面来看,曹磊认为这种大数据“杀熟”方式属于违法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规定公平诚实信用原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有可能还涉嫌价格欺诈等。
而于2019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电子商务法》更像是一把利剑,高悬于在线旅游领域之上。在这其中,针对“大数据杀熟”的现象,《电子商务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在消费者警惕和维权意识越来越高,法律监管逐渐完善的基础上,回归平台本身,理应运营大数据技术和算法来提升服务、运营效率,助力品牌口碑的建设。而非紧盯短期利润,想方设法钻空子从用户手中“褥羊毛”。一旦事件被曝光披露,平台很容易陷入用户流失、信任度降低、形象崩塌的窘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