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票质押一直以来都是上市公司大股东获得融资的重要渠道。股票质押本质上是抵押融资,具体是指出质人(公司股东)以其所持有的股票作为质押物向质押方(券商、银行等)融入资金,并定期支付利息。由于股票质押具有操作灵活简便等优势,目前已成为上市公司大股东重要融资渠道。其中,质押率(即融资金额和质押股票市值的比值)和利率是反映股票质押的杠杆水平和融资成本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的质押率分别为50%、40%和30%左右,而目前股票质押的利率普遍在7%左右。
股票质押简介
二、A股几乎“无股不押”,股票质押总体规模达5.95万亿(占A股总市值的9.9%),其中以券商为主体的场内质押业占比达51.78%。截止6月8日,A股中有3447只股票仍有未解押的股票质押,占A股数量的86.2%,由此可见A股几乎“无股不押”。从规模来看,以最新价格(6月8日)计算,A股中未解押股票质押市值达5.95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9.9%。其中场内质押市值3.08万亿元(占比51.8%),场外质押市值2.87万亿元(占比48.2%)。
三、股票质押的主要风险是平仓风险,影响平仓风险的主要因素有市场行情、质押率和质押比例等。在股票质押合约存续期间,为了防范违约风险,质押方会通过逐日盯市的方式,设定相应的警戒线和平仓线。1)在市场急剧下跌在市场急剧下跌的情况下,质押股票的市值急剧下降,股票质押将面临平仓风险;2)而对于个股来说,质押率(杠杆率)越高的个股股票质押更容易达到平仓线,因此平仓风险越大;3)此外,一旦发生平仓风险,质押比例越高的个股容易形成较强的负反馈,受到的影响较大。
四、近期市场波动加大,个股股票质押风险值得警惕,但客观上讲,当前市场整体股票质押风险可控。截止目前,从上市公司公告数据来看,今年6月后股票质押到期规模呈上升态势,也就是说股票质押的偿付压力相对较大。而对于股票质押的总体风险,按最新价格(6月8日)计算,当前A股整体质押市值相对质押日市值(按质押日价格计算)下跌了-11.42%,距离我们估计的整体下跌-31.5%的预警线和下跌-40.1%的平仓线还有一定距离。如果再考虑到存在补充质押的情况,我们认为目前股票质押风险整体可控。
五、分行业来看,休闲服务、通信、计算机、非银和建筑等行业质押市值下跌幅度较大,股票质押风险相对较大。根据我们的估算,休闲服务、通信、计算机、非银、建筑和建材等行业股票质押市值整体下跌幅度分别为:-36.3%、-23.4%、-22.8%、-21.3%、-21.2%和-21.2%。
六、个股方面,我们梳理了质押比例和质押市值相对较大的个股,具体名单参见正文图表11和图表12。(需要说明的是,影响个股质押风险的主要因素是个股股价的下跌幅度,股票质押比例较大的个股并不代表其股票质押风险越大;测算个股的平仓风险,需要对“质押率、平仓线”等指标进行一定的假设)。
风险提示:股票质押平仓风险,海外黑天鹅事件(政治风险、主权评级下调等)、政策监管(金融去杠杆等)
报告正文
一、何为股票质押
股票质押本质上是抵押融资,具体是指出质人(公司股东)以其所持有的股票作为质押物向质押方(券商、银行等)融入资金,并定期支付利息。当出质人到期不能履行债务时,质押方可以依照约定将质押的股票进行处置,并就其所得优先受偿。
质押率和利率是反映股票质押的杠杆水平和融资成本的重要指标。类似于抵押贷款,在股票质押中,公司股东和质押方共同协商决定质押率和利率。其中,质押率是指股票质押融资的折扣率(即融资金额和质押股票市值的比值),反映了质押融资中的杠杆水平。而利率则是质押融资的资金成本。一般来说,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的质押率分别为50%、40%和30%,而目前股票质押的利率普遍在7%左右。
在股票质押合约存续期间,为了防范违约风险,质押方会通过逐日盯市的方式,设定相应的警戒线和平仓线。具体来说,1)在履约保障比例达到警戒线时,质押方会要求公司股东进行补充质押;2)在履约保障比例达到平仓线时,股票质押合约提前解除,质押方有权处置质押的股票。一般来说,警戒线和平仓线分别为 160%和140%(或者 150%和130%)。其中,履约保障比例=(初始交易证券市值+补充质押证券市值+质押证券的孳息(如送股、分红等)-部分解除质押的证券市值)/(融资金额+应付利息+其他费用)。值得指出的是,在股票质押发生平仓时,对于质押股票的处置仍需按照减持新规等规则进行减持。
二、股票质押规模5.95万亿,其中场内质押占比达51.8%
2.1 A股几乎“无股不押”,股票质押总体规模达5.95万亿
截止6月8日,A股中有3447只股票仍有未解押的股票质押式回购,占A股数量的86.2%,由此可见A股几乎“无股不押”。从规模来看,以最新价格计算,A股中未解押股票质押市值达5.95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9.9%。其中场内质押市值3.08万亿元(占比51.8%),场外质押市值2.87万亿元(占比48.2%)。
在2013年以前,股票质押业务主要集中在场外质押(银行和信托等为主体)。2013年场内质押业务开通以来,以券商为主体的场内质押规模不断上升,占比由2013年的上升到目前的51.8%。
2.2 场内质押和场外质押
从业务模式来看,股票质押主要分为场内质押和场外质押。场内质押由券商主导,而场外质押由银行、信托等主导。场内质押业务于2013年正式推出(以《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试行)》出台为标志),由于其标准化、便捷性等优点,近几年场内质押规模快速增长,目前规模已超过场外质押规模。
在场内质押模式中,券商是主要的质押方,公司股东向券商提出股票质押申请,券商通过自有资金和资管产品进行资金融出,质押的股票直接在中证登进行登记结算。此外,场内质押的期限要求在3年以内。
在场外质押模式中,银行和信托等机构是主要的质押方。场外质押的具体业务模式与银行和信托贷款类似,并且质押期限并无特殊规定。但是,在场外质押模式中,股票质押双方需要在中证登柜台进行登记办理,所以场外质押业务流程相对场内质押来说更加繁琐。
三、股票质押整体风险可控
3.1 影响股票质押风险的相关因素:市场行情、质押率和质押比例等
股票质押的主要风险是平仓风险,影响平仓风险的主要因素有市场行情、质押率和质押比例等。在市场急剧下跌在市场急剧下跌的情况下,股票质押的履约保障比例较低,股票质押面临平仓风险。而对于个股来说,质押率(杠杆率)越高个股的股票质押的风险越大。此外,一旦发生平仓风险,质押比例越高的个股容易形成较强的负反馈,受到的影响较大。
1)在市场急剧下跌的情况下,股票质押的履约保障比例较低,股票质押面临平仓风险。但是,股票质押触及平仓线时,质押方一般不会立即采取平仓措施。上市公司股东一般会补充质押、追加担保物、提前偿还等方式防范平仓风险。此外,上市公司也可以通过停牌等方式,防范股票质押平仓风险。数据上看,我们能看到在市场下跌情况下,上市上市公司进行补充质押公告次数也将快速上升。
2)质押率(杠杆率)越高的个股股票质押风险越大。因为履约保障比例是最新质押资产价值与融资金额的比值,即:最新质押资产价值/(质押日质押市值*(质押率+利率))。所以质押率越高的个股,履约保障比例越低,更容易达到预警线和平仓线,遭遇平仓的风险越大。从目前沪深两市平均质押率来看,流通股平均质押率在40%左右,限售股平均质押率在30%左右。
3)质押比例较高的个股容易形成较强的负反馈。由于质押比例较大个股的质押规模相对较大,所以在平仓抛售的风险下,可能形成较强的负反馈效应(平仓→股价下跌→更多股票质押达到平仓线→进一步平仓),促使股价急剧下行。此外,个股质押比例较大说明大股东融资需求越大,所以在面临平仓风险时,大股东可能没有足够流动性去补充质押,防止强制平仓。
3.2 个股股票质押风险值得警惕,但客观上讲,当前总体风险可控
近期市场波动加大,个股股票质押风险值得警惕,但客观上讲,当前市场整体股票质押风险可控。截止目前,从上市公司公告数据来看,今年6月后股票质押到期规模呈上升态势,也就是说股票质押的偿付压力相对较大。而对于股票质押的总体风险,按最新价格(6月8日)计算,A股整体未解押质押市值2.88万亿,相对质押日市值(按质押日市值计算,质押市值3.25万亿),目前A股股票质押市值下跌了-11.42%,距离我们估计的整体下跌-31.5%的预警线和下跌-40.1%的平仓线还有一定距离。再考虑到存在补充质押的情况,我们认为目前股票质押风险整体可控。(估计预警线和平仓线的假设:质押率为40%、利率为7%、平均到期期限为1年、以及警戒线和平仓线分别160%和140%,那么达到警戒线的质押市值的下跌幅度应为-31.5%(=40%*(1+7%)*160%-1),达到平仓线的下跌幅度应为-40.1%(=40%*(1+7%)*140%-1))
分行业来看,休闲服务、通信、计算机、非银和建筑等行业质押市值下跌幅度较大,股票质押风险相对较大。根据我们的估算,休闲服务、通信、计算机、非银、建筑和建材等行业股票质押市值整体下跌幅度分别为:-36.3%、-23.4%、-22.8%、-21.3%、-21.2%和-21.2%。
四、个股分析
4.1 质押比例较高的个股
截止6月8日,质押比例排在前 20 的公司是:藏格控股、银亿股份、供销大集、美锦能源、海德股份、茂业商业、印纪传媒、天夏智慧、赫美集团、九鼎投资、上海莱士、鄂尔多斯、深大通、天茂集团、智慧能源、猛狮科技、新光圆成、珈伟股份、艾格拉斯、豫金刚石。
4.2 质押市值较大的个股
质押市值(按0608价格计算)排在前 20 的公司是:三六零、上海莱士、康美药业、美的集团、顺丰控股、民生银行、美年健康、华夏幸福、必康股份、中国平安、广汇汽车、世纪华通、银亿股份、巨人网络、海康威视、海航基础、万科A、天茂集团、恒力股份、新城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