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的政策取向看,200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坚持扩大内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总体方针。国务院总理朱铭基在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表示,2002年国家将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并且重点将从国债投资更多地转向增加对低收入者和社会保障的转移支付,进一步促进社会消费的形成;适当放松信贷供给和民营资本的投资准人,进一步加快国有资产改革进程;加强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监管等,以此保证经济继续稳定而高速增长。这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2002年初召开的证券期货工作会议则为中国证券市场定下了大基调:稳定、监管、发展三原则成为证券市场的核心基调,围绕这三原则,证券市场将呈现幅度有限的波动,大涨大跌的概率较小。短期看,由于国有股问题暂时不会出台,前期人民币存贷款的降息对证券市场无疑是强大的支持,尤其是对资金密集型、负债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是重大利好,它将逐渐在经营上体现为相关上市公司业绩的好转。这无疑为2002年证券市场的信心稳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市场预期的按流通股市值配售新股、证券交易佣金费率的下调、全国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率下调等陆续出台的政策都对市场恢复投资信心是极大的支持,预计在稳定证券市场的主基调下,在国有股流通问题解决前,股市将在一个相对偏暖的政策背景下震荡上行。
值得注意的是,财政政策方面,虽然目前实行的是积极财政政策,并且在近两年也有可能继续实行这一政策,但从许多迹象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也有逐渐淡出的可能,对此我们要有心理准备。
近来,经济理论界不断有人呼吁,积极财政政策不应长期实施,应该逐渐淡出。财政部部长项怀诚日前在一个公开场合也表态:积极财政政策的确应该逐渐淡出。有专家分析,此次提出淡出一的深刻背景和对中国经济发展下一步的影响值得关注。
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增加赤字、增加国债和增加政府投资。在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实行了4年的时间,从1998年以来,对经济所起的积极作用十分明显,对我国经济能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保持增速不减,其积极意义也是有目共睹的。
那么,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何要淡出呢?其意义何在呢?首先应当是财政政策本身有了调整的需求。积极财政政策在为经济稳定快速增长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暴露出其固有的一些弊病。尽管我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与国际警戒线尚有距离,还有可增加的空间,但事实上,这只是暂时的表象。积极财政政策的继续推行,将会严重增加我国未来5到10年的财政负担。在需求不振的情况下,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是国际通行的做法。经济资源的有限性要求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只能是阶段性政策,否则势必导致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我国目前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大低于国际一般标准,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受到财政能力的制约,是有风险的。因此,一旦我国经济环境趋好,就应及时减少甚至停止财政的扩张性刺激措施。从长期看,仍须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大力增收节支,严格控制并逐步缩小财政赤字和发债规模,努力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这既是经济稳定发展的要求,也是财政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积极财政政策应当淡出的另一个理由是,虽然前两年这一政策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现在这种推动作用正在减弱。随着国债投资的继续,各地前期工作做得比较深入和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的基础设施项目逐渐减少,国侦投资效益逐渐下降。不少地方已经出现找不到可申报国债投资项目而不计效益乱申报的情况。
此外。淡出还诊释着一个几年来都为经济专家担心的问题,即接连四年甚至更久的积极财政政策会形成经济增长对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的过度依赖,政府配置资源的比例越来越高,将弱化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金融学家易纲认为,在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下,每当税收增加一元,相应增加的社会成本就可能大于一元。而当财政花出一元钱时,由于政府效率和其他一些机制还不够健全,很有可能在花一元钱的同时造成的损失要大于一元钱。如果逐渐淡出,将会有利于民间资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参与。中国入世之后,按照国际规则,一些原来不允许民间资本涉足的投资领域也要逐渐对国内民间资本和外商开放,如果政府投资不能适时退出这些尚属有盈利前景的基础设施领域,会影响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