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而科创板是落实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大改革举措。试点注册制的科创板,为打造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提供了契机。
6月21日,科创板第八批审议结果出炉,和前面7次相同,过会率依旧100%。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科创板改革,对整体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意义重大,能使得处于各个发展阶段的高科技企业和创新企业募集到足够的资本。未来应该对注册制尽心尽责,我们正在回归资本市场应有的发展理念。同时要加快对《证券法》的修改,把保护投资者利益放到更重要的位置。
科创板的最大亮点是试点注册制,建立更加全面深入精准的信息披露规则体系。为做到市场化、短周期的审核,重要的改变是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审核机制,即监管者只对信息披露进行审核,不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作出判断。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日前表示,发展资本市场,融资是次要的,先要为中国市场定价。最近才找到资本市场的灵魂,就是市场化。科创板开板了,要对注册制尽心尽责,而注册制正在回归资本市场应有的发展理念。中国资本市场应该是建设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
近期,上交所已启动科创板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现场督导。普华永道资本市场服务部合伙人李雪梅对记者表示,上海证券交易所遵循依法合规、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原则,提高审核透明度,明确市场预期,督促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同时,压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督促保荐人及其他证券服务机构勤勉尽责,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便于投资者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作出投资决策。“市场不担心审核的严格,最担心审核的标准模糊和难以预期。在增量改革试验田中积累的审核经验预期将在整个资本市场推广。”李雪梅说。
而发行与承销的市场化是注册制改革的突破点,打破新股认购“无风险套利”,真正实现“买者自负”,是资本市场“良币驱逐劣币”和引导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李雪梅表示,发行和定价环节是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的“牛鼻子”,市场化的定价将投资的风险和收益交还给市场,打破目前新股认购的“无风险套利”局面,引导投资者关注和评估企业的真正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科创板的发行和承销环节引入了战略配售、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参与战略配售、高管员工参与战略配售、超额配售选择权等创新机制,预期将给市场带来活力。
中国证监会于2019年1月30日发布了《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并起草了注册管理办法及持续监管办法两个试行办法及招股说明书和上市申请文件两项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搭建起科创板的制度框架。
科创板发行条件开放包容,在主体资格、上市标准、表决权差异安排等方面尊重经济实践选择和发展规律、回应市场需求、借鉴海外资本市场的经验,是本次科创板最大的制度红利。
“行百里者半九十”,为持续保持科创板的含金量,加强对上市公司持续责任的监管尤为重要。注册制的核心是信息披露,正因为上市硬条件有所放宽,信息披露的监管也将更加严格。
科创板对于上市后的持续责任并没有弱化,比如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科创板还细化减持规则、规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质押股票的行为,意在保持公司经营的稳定。扩展了股权激励的比例上限,有利于科创企业留住人才。对于上市后重大资产重组的,要求标的资产应当与公司主营业务具有协同效应,强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确认和计量商誉,及时进行减值测试,足额计提减值损失,保证科创板的“含金量”不被稀释。
科创板定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
李雪梅表示,科创板的定位既强调“硬科技”导向,又增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包容性,通过“增量改革”完善资本支持科技创新的机制。未来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竞争将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是对国家技术进步和经济转型升级的保障。
吴晓求表示,“科创板+注册制”是一场制度性的革命。今后要加强《证券法》的修改,加大信息披露,加大处罚力度,应该建立集体诉讼制度,让违法者终身无法翻身。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表示,证券监管最重要的是认真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中国资本市场梦是从投机型市场转变为投资型市场,对融资者教育比对投资者教育更重要。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刘纪鹏表示,把保护投资者利益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是科创板成功的保证。如果解决了公平正义的问题,中国股市的发展就在弹指一挥间。
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国内或国际领先;拥有高效的研发体系,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具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和潜力;拥有市场认可的研发成果;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具备技术成果有效转化为经营成果的条件,形成有利于企业持续经营的商业模式,依靠核心技术形成较强成长性;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