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随着整个保险行业加速回归保障本源,各人身保险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健康保险业务得以迅猛发展,而互联网健康险更是出现快速增长。据保险业协会统计,互联网健康险规模保费从2015 年的10.3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22.9亿元,三年间增长了11倍。
从去年的增速来看,2018 年,互联网健康保险累计实现规模保费收入122.9亿元,同比增长108.3%。在业内人士看来,健康险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容,一方面是源于市场对健康险的需求量庞大,另一方面是不断有优质产品推陈出新,满足了投保人的需求。
互联网健康险快速增长
险企推出创新型健康险
2018 年互联网健康保险业务持续高速增长,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和意外险则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健康保险在互联网人身保险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首次突破至10.3%。
具体来看,2018 年,互联网健康保险累计实现规模保费收入122.9亿元,同比增长108.3%,其中,费用报销型医疗保险仍是受市场欢迎的主力险种,全年累计实现规模保费64亿元,同比增长133.3%,占互联网健康保险总规模保费的52.1%;重大疾病保险实现规模保费33.9亿元,同比增长68.7%,占互联网健康保险总规模保费的27.6%。
健康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容的背后,一方面是市场对健康险的庞大需求量,另一方面是不断有优质产品推陈出新,满足了投保人的需求。
具体而言,国家基本医疗保险“保基本”,虽然覆盖95%以上人群,但其保障范围有限,有严格的医保目录用药限制和支付范围,无法覆盖前沿的治疗手段;同时,医保按照区域统筹,异地就医结算尚未完全打通,也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此外,安永对2000多名年收入在6万元-30万元之间的人群调研清晰地刻画了健康险用户的精确画像。他们的结论是:公共医疗保障虽然覆盖人群广,但保障范围严重不足,无法充分满足人们的健康保障需求,客户对大额医疗支出缺乏自信,对健康保障的处方药保障范围,以及异地就诊问题较为关心。
消费者在选购商业健康险产品时往往会考虑诸多因素,比如价格、折扣。因此,高性价比的人身险产品在市场上备受欢迎。基于此,各人身险公司也积极联合互联网保险平台推出各类更加符合客户需求的保障型产品。
实际上,目前市场上具备多次赔付的险种,大部分聚焦在轻症的保额递增,或者重疾的分组及次数上。但对于中症的保障、寿险责任的设计及等待期内豁免等实用性保障方面的考虑却有所欠缺,而看似能涵盖这些保障的产品,在费率上又偏高,消费者选择缴纳20年或30年大约要多花费3万元-7万元甚至更高费用,单在保险这一项支出上就超出了不少家庭的预算。
慧择保险网寿险产品中心总经理、北美精算师廖晓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他心目中的好保险,既不是单纯的比拼价格优势,也不是力争保障最全,而是要在保障广、保额高、费率低之间取得相对平衡,让老百姓都能买得起。
保险行业报告也提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疗支出的上升及客户风险意识的提高,其对保险的需求也从单一类型保障产品的需求转向更全面的整个家庭成员风险保障的需求。各保险公司在产品需求和产品特性上积极与合作平台沟通交流,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势,采用“按需定制”的模式,推出各类专属保障产品。
今年前两月健康险保费
同比增长44.3%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健康险保费增速保持了去年势头。
银保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2月份,行业整体原保费收入11638亿元,同比增长19.44%。其中,健康险保费达1263亿元,同比增长44.3%。
实际上,健康险市场近几年保费快速增长。2018年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5448.13亿元,同比增长24.12%;2013年到2018年,健康险年新增保费复合增长率达到35.95%。
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也显示,中国商业健康险发展指数为60.6,处于评价基准的第三级,即商业健康险发展的基础水平。总体上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转型与城镇化的特殊国情相适应,但面对人口老龄化的迅猛发展和紧迫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任务,无论从需求侧还是供给侧来看,商业健康险都有巨大的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