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策指引到产业基金支持,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涌向2B领域时,2018年的工业互联网成为企业一大关注重点。
包括西门子、SAP等国际巨头通过与中国云计算厂商合作加速渗透,老牌制造企业如富士康在今年上市后也加大了对于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声量。
但作为包括云计算、人工智能、通信等多元技术和工业业务经验共同推动的领域,细分程度极高的工业行业仍面临信息化程度、技术人员能力等多重要求。分析指出,工业互联网平台本身,也存在基础共性技术实力相对薄弱,IT与OT(操作技术)融合等难题。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当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更多处在解决特定场景痛点阶段,走向普惠是诸多企业谋求的方向,但也尚需时日。
同时,GE旗下工业互联网平台predix在2018年的运营调整,也带来启示,要打造真正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并非易事,需要横跨同行、产业乃至国家的共同合作。
初阶探路
2018年工业互联网虽在起步阶段,但政策指引和企业诉求推动之下,表现十分活跃。
年内国家先后针对三年总体行动计划、APP培育工程方案、平台建设和推广指南等,将整体框架构建更加清晰化,同时包括广东、江苏、山东等省份也针对性发布政策和补贴进行推动。
IDC中国企业级研究部高级研究经理刘丽辉向记者总结道,包括企业上云、设备接入、网络改造和使用、应用服务等方面,是很多省市补贴的重点。
“据我个人观察,普遍是从工信部倡导的网络、标准、平台、安全4个方面推进,最突出的表现是在标准方面。”她续称,比如工信部提出的标识解析顶级、二级节点等。
在具体落地方面,刘丽辉认为,2018年并没有实质性的技术跃进,因为这是一项综合性行业,需要网络、传感器、工业软件、安全等各方将技术融合。“我认为未来在5G落地之后可能会有明显的技术飞跃。”
在日前举行的IMPACT2018紫光云峰会上,紫光云公司总裁兼CEO吴健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客观来讲,工业互联网还在初级阶段,需要大家一起摸索。工业四十余个门类中还有细分,每个行业都很复杂。现在基本是在摸索和尝试阶段,主要是解决某些特定场景的特定应用和痛点。”
吴健向记者介绍道,紫光云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推进更多聚焦两端。“顶端包括行业大客户,因为他们能够把需求提得很清楚,也有相应的资源和足够的数据,也即数据化做得足够好,我们把这类客户当成行业样板点来打造。另一端是普惠部分,包括中小企业客户,这类企业面临的普遍难题是信息化才刚刚开始。所以很多省份做了大概四级的工业互联网目录,比如进行基础服务、中间服务、应用服务等划分,这很到位。”
除云计算、软件等IT类企业以外,工业行业自身也有不少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搭建者。总体而言,刘丽辉分析道,工业互联网目前的落地应用主要包括六大类:设备远程运维、工业质检、工艺优化、供应链协同、能耗环保和安全管理、产业生态创新等。
她指出,具备工业互联网技术落地优势的行业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信息化基础好,具备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快速提升整体效能条件的行业,如电力、石化、能源,数据采集频度达到一定水平且有一只信息化团队;另一类则是靠近制造业下游,贴近消费级市场,需要融合互联网转型者,包括3C、食品、医药等。
这显示出当前平台推进面临的一个难题。“个人认为现在远没到普惠阶段。”刘丽辉直言,工业企业运营压力大而盈利水平相对低,导致数字化转型意愿很强,但能动性不足。这是资金和数字化能力两方面的共同制约。
普惠实则是众多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共同希望进入的切口。华为云就把“普惠”作为slogan,阿里云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正探索进入中小企业市场。
据吴健向记者介绍,紫光云的做法是,打包好底层开发工具,一方面提供标准化产品和服务,比如预测机器人、报单机器人、汇率机器人等;另一方面提供简单的办公软件开发工具。
产业协同
2018年末,一件备受工业互联网界关注的大事,是GE旗下平台predix的未来发展方向尘埃落定。
据公布,GE将通过新建12亿美元的工业互联网软件公司继续推动业务,包括predix、资产管理、制造执行系统等数字化业务独立出来,配备独立董事会运营。
作为率先提出并发布工业互联网平台理念的企业,GE的动作也带来启示。“工业互联网先由GE提出概念,带来开场,现在正处在中场阶段,大家都在抢赛道和话语权。”SAP中国区副总裁、首席数字官彭俊松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道,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形成健康的产业形态,“软件也是这样,大型工业化软件的开发和以前面向中小型企业的软件开发是不同的”。
刘丽辉也向记者指出,GE本身在电力、能源、航空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经验,这令predix平台的渗透程度很深,成为运营优势。但最终并未形成理想的生态,涉及原因很多,其中就包括IT软件开发商很多时候并不懂得OT的行业经验,因此难以开发出有价值的应用功能。 “因此最终predix平台上,很多工业软件还是依靠GE自己的工程师开发,没有打造出生态。我认为,predix的发展带来的其实是,平台打造生态需要多方合作,一家企业很难实现。”
这也是供给侧方面,工业互联网发展面临的一个痛点。刘丽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涉及网络、传感器、工业软件、安全等领域技术的融合,其中我国在传感器和工业软件领域的基础共性技术水平相对薄弱。“比如工业软件的研发和设计软件有80%市场是来自国外软件。”而由于工业场景复杂,涉及各类型设备的网络接口不同,导致难以有统一的标准采集所有的数据并且打通。相比海外市场,比如在欧洲,SAP就具备较高的渗透度和产品标准化能力。当然海外与中国的不同在于,国内工业行业分类更为细致,因此本地化能力更高。
同时她指出,一些平台运营方式仍比较“重”。她进一步解释,“比如实际运作并不是平台模式,很多还是定制化的项目,开发周期需要1-2年,且并不能给客户提供明确的投入回报周期。”
“这里面有太多课题,硬件、软件、通讯,任何一个话题拿出来谈都非常有挑战性。”彭俊松补充道,中国更加需要联合所有企业的智慧一起打造这个平台。“最早德国工业4.0就是很多企业联合推出,美国发展工业互联网也有IIC联盟,所以今天的科技创新,更强调跨同行、产业、国家的合作。没有这种合作,人类社会水平上的产业革命是不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