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的数据,去年中国202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达2.02亿吨,其中北京以901.8万吨居首,上海以899.5万吨排在第二。“互联网+垃圾分类”已经成为环保行业新的“风口”,不过要想避免“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的局面,企业还是要在成本和收益间找到平衡。
中国全面进入垃圾分类时代
面对垃圾围城,上海将在7月1日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此之前,《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已于2018年7月1日正式实施。
5月30日,上海共建双千兆示范城市暨中国电信智能家庭生态合作大会,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上海市副市长吴清考察了一家名为猫先生的智能垃圾分类企业。这家企业是电信在智能垃圾分类领域的唯一合作商。当时,东方卫视记者通过镜头详细记录了猫先生APP扫码登录回收站系统。
今年5月1日,福州全城垃圾分类活动全面铺开。在福州,生活垃圾则分为五类,分别是厨余(湿)垃圾、大件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福州市各级各部门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助推垃圾分类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此外,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已列入2018-2020年的立法规划。
到2020年底,全国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全国29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全面部署生活垃圾分类。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一年市场将释放出200亿元到300亿元产能,10年内,产业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到3000亿元。
当垃圾分类结合互联网基因后
近日华为手机官微秀自家手机的“AI垃圾分类”:试试唤醒小艺,让TA告诉我们垃圾该如何处理。
小艺是华为手机预装的语音助手,从官方发布的截图来看,只要询问相应的垃圾种类,小艺就可以回答出垃圾类别,比如询问经典的珍珠奶茶,小艺会正确回复道:“一杯奶茶扔三次,奶茶杯属于干垃圾,珍珠属于湿垃圾,背盖属于可回收物,完美!”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城市开始了智慧化进程,物联网应用也在逐步进入到这些行业之中,成为智慧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支付宝旗下的生活服务功能接入了“垃圾分类回收”小程序。
目前,上海市各小区实行全面“撤桶”、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当地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联手,在小区改进垃圾分类设施。
北京也投放了智能化垃圾桶。据北京日报报道,北京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外交部街胡同34号院子日前出現了6台“时尚潮流”的智能化垃圾桶。住户能够根据刷信用卡、扫脸、按指纹识别几种方法开启舱门,不但能够全天推广餐厨垃圾,还能得到翠绿色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催生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市场
在今年4月15日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环境博览会上,首次开辟智能垃圾分类展区,几十家企业集中展示行业最新技术和商业模式,成为展会一大亮点。
一台标准的智能垃圾分类收集箱长这样:带多个舱门和一块触摸屏的储物柜。市民通过读卡、手机扫码或人脸识别登录账号,在屏幕选择要投放的垃圾种类,相应的“废纸”“旧衣物”“塑料瓶”“旧金属”等垃圾桶的舱门会自动打开。等垃圾投放完成,设备会自动称重,为用户账户充入积分或兑换礼品。分散在各处的智能垃圾收集箱通过网络,将投放类别、满溢程度等信息实时传回大数据平台,即时通知清运部门处置。
“物联网感知+大数据分析+金融结算”已成为智能垃圾收集箱标配。另外,针对C端的垃圾代扔服务应运而生。6月20日,支付宝上线了“易待扔”。6月24日下午,饿了么正式上线了“代扔垃圾服务”,每单12块钱,不超过3公里。不过,客户在丢弃垃圾前还是需要自行对垃圾进行分类。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秘书长潘永刚认为,“互联网+垃圾分类”是环保行业新的“风口”,但现在主要靠政府投入,要想避免“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的局面,企业要在成本和收益间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