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即货币贬值(又称通货贬值,是货币升值的对称),用专业的话讲就是指单位货币所含有的价值或所代表的价值下降,即单位货币价格下降;用最通俗的话讲就是人民币的购买力变弱,或者说钱值钱。比如现在6.3654人民币可换1美元,如果贬值率为50%,则贬值后1美元可买12.7308元人民币,或者说6.3654人民币可以买0.5美元;如果反映到生活中,现在1元钱的东西,贬值后要花2元才能买到。那么,如果人民币贬值对我们老百姓(个人)有什么影响?人民币贬值,首先会令人民币汇率下跌(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为参考值),然后影响国家宏观经济,最后通过大局(国家宏观经济)的变化反映到我们老百姓(个人)的生活上来。
人民币贬值,一般包括主动贬值和被动贬值。人民币主动贬值一般是国家根据现行宏观经济情况,由中国中央银行主动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调升)来反映贬值情况,主动贬值是国家宏观经济手段,在家大局上,对我们多数人来说有益无害。人民币被动贬值,一般是指他国货币(一般指美元)大幅度升值后,从而导致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自动调升(被动调升),以至于人民币的购买力变弱而贬值。
下面从我们老百姓(个人或者相对于集体的个体)的角度分析下人民币贬值会给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受损或受益)。
人民币贬值,有如下几类人(行业)的利益将受损:
(1)、股市的股民。其实,人民币与A股的走势多数高度相关。如果人民币贬值,很多人都会考虑把钱换成美元,这样可能导致A股快速下跌。这是由于,人民币贬值会引发本币资产估值下降,导致金融业(含房地产)的相关板块走弱,以至拖累整体大盘面下跌,股民受损。在另一方面,人民币贬值预期一旦形成,就会将导致热钱流出,A股所处的资本市场迅速趋紧,导致股民受损。再次,如果人民币大幅贬值,可能会使境外融资企业因负担较重的财务负担,从而使相关股票估值下降从而“割肉”销售。
(2)、出境一族(出国旅游或者留学生)。对于出国游玩或者留学美国的学子而言,就意味着同样的人民币,所换取的美元比以前少了很多,将造成出国一族的资金紧张。对于这部分人,可采取先购汇,即考虑在出国前就兑换好全部需要的现金(美元)。也可带上几张信用卡(银联、VISA及MasterCard三张)以便使用,因不少人出国旅游喜欢刷信用卡购物,如果人民币在贬值,使用以美元结算的信用卡相对划算,延期还款反而还能够少还点钱。使用以人民币结算的信用卡,如果人民币继续贬值,将会还更多的利息。
(3)、中国海淘族。近年来,海外代购市场异常火热,从境外海淘的商品价格一般会比在国内专柜购买的便宜1/3左右,有的甚至能便宜一半,这也是不少海淘族舍近求远的原因。不过,若人民币贬值,很多海淘族会“亏了”,比如,从海外购一原来价值1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36.54元)的商品,若人民币贬值50%(夸张说法,便于理解)后,则需要付1273.08元人民币才能买到。这就像原来3元一斤的白菜,人民币贬值后要付6元才能买到,明显是不利的。当然,这时对于老外来说,淘中国产品将是有益的。
下面分析下,如果人民币贬值将如何从大局影响个人:
我们都知道,好处与坏处是相对的,如果对一部分人好,那么必将对另一部分人坏。这就像进出口企业一样,人民币贬值利好于出口企业,这同时就抑制了进口企业的发展。同时,利好了出口企业将利好于从事出口行业的员工,如工资加倍等;当然,抑制了进口企业时,在进口企业工作的员工生活将面临困难。当然,人民币贬值,按“钱不值钱”意思来说,听起来好像是利坏,就像原来去菜市场买一斤白菜要3元,贬值后要花6元才能买到。如果是一个中国的普通农民,收入原本就只能靠种植生活,土地又少,会造成“所种的不够吃”的现象。当然,这种情况国家考虑到了,对于这类人,国家采取了“补贴”的办理,让我们生活的更有滋有味。
(1)、人民币贬值,有如下几类人(行业)或者从事如下出口行业的人或将有好处:
a、纺织服装。人民币出现贬值,国内以出口为导向的不少企业将因此获得喘息的机会。在这些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中,纺织服装企业无疑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对于不少利润被结汇环节吞噬掉的纺织服装企业而言,人民币贬值将是刺激其业绩增长的最直接手段之一。
b、钢铁行业。钢材走出去是增厚钢企利润的一个有效途径,特别是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这无疑令相关钢企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c、航运业。因人民币贬值或将刺激国内纺织业等行业的出口,从而给集装箱航运带来一定的利好,从而刺激对原材料的需求以带动航空货运市场。
d、采购业。人民币贬值将加大进口企业的采购成本,但对出口型化工企业或是利好。
e、汽车业。人民币贬值或使进口汽车价格吸引力下降,从而抑制进口汽车销量进一步扩大局面。
(2)、人民币贬值,将对投资者(如现货、期货、外汇等)有影响。
a、人民币贬值,反映在美元汇率上,而美元汇率直接影响银价在一定情况下波动。一般在现货白银市场上,美元涨(人民币贬值)则银价跌,美元降(人民币升值)则银价扬的规律。而现货投资可买涨买跌,如果人民币贬值,对于买对方向的人来说可能一夜暴富,如果方向反了,可能倾家荡产。
b、美元坚挺(人民币贬值),一般代表美国国内经济形势良好,美国国内股票和债券将得到投资人竞相追捧,现货白银作为价值贮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汇率下降则往往与通货膨胀、股市低迷等有关,现货白银的保值功能又再次体现。这是因为,美元贬值往往与通货膨胀有关,而现货白银价值含量较高,在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加剧时往往会刺激对现货白银保值和投机性需求上升。美元强白银就弱;白银强美元就弱。
c、期货主要不是货,但可通过贸易反映。人民币贬值与贸易条件的恶化存在相关关系,同时实证显示出口量的扩张加剧了贸易条件的恶化。
d、人民币贬值对外汇交易者的影响。
由于外汇是双边买卖,交易者既可以买入货币对合约作为交易的开端,也可以卖出货币对作为交易的开端,同理也可以买入或卖出货币对作为交易的结束。无论涨跌均有实现盈利的可能。这就是说,如果人民币贬值,对于买对方向的人来说可能一夜暴富,如果方向反了,可能血本无归。
(3)、人民币贬值的其他影响。
一直以来,大量的外资在中国长期游移赚了中国的很多钱。曾经有人说了这样一个笑话:一个美国人到中国连吃带喝,走的时候把剩下的钱换成美元一年后,想当于在中国白吃白喝。人民币贬值,在理论上会有大量的美元进入中国,换成人民币资产,以规避相对的美元贬值。这些美元进入后,以一定资产形式存在。其中较多是买房产。过去数年房价大涨的原因之一是人民币继续贬值。在这个贬值的过程中,拥有房产的人们,资产迅速升值,但这不一定是好事。因为,若人民币贬值,有投资者担心,会有资产撤出房产,尤其是那些早期从海外涌入国内的资金,会因人民币贬值而流出中国,或不敢再轻易进入中国市场,多种作用助推国内房资产价格再次下跌。
不管怎么说,人民币贬值,对中国是利好的(小幅度有利,大幅度就会变成废纸了)。因为,只有在国际市场上才能体现出人民币购买力,比如,原来100元人民币可买到10单位商品,如果人民币贬值后只可买到更少单位(如5个同样的商品)的商品了。人民币值或贬值是由汇率直观反映出来的。
中国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人民币贬值后,外汇储备数量瞬间增多(比如现在是4万亿美元等值25万亿人民币,如果贬值了这4万亿美元就变成了50万亿人民币,原来中国欠他国的钱就还清了一半,就是中国消费,世界买单)。同时,人民币小幅度贬值,可增加就业岗位,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所以,人民币贬值的利弊,需要我们用马克思的“眼睛(辩证思想)”去看待,去面对。
我们老百姓该如何面对
1.相对于上面的影响,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对应上面的影响,首先我们肯定是减少外汇的购买,不过可以考虑在汇率低点买进一些,或者可以购买一些外币的理财产品,这些就属于理财的范围了。
2.同时我们需要减少一些设计到外币的交易,比如近期减少海淘和国外旅游等,都可以相应的在时间上往后推一推。
3.最后,我们要学会让自己手头的钱越来越值钱。学会一些理财方法,可以利用近期比较热门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好好利用都可以有很客观的收益的。
近几年全球各国央行不断实行货币宽松政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全球经济将迎来新一轮以邻为壑的货币战争。各国都在争相成为最廉价的出口商,但华尔街日报认为货币贬值在提振经济方面未必有所成效,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原因:贸易状态的转变减弱了本币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
尤其是在当下这个时点,各国央行货币政策开始出现分歧,自2013年“削减恐慌“发生以来,美联储已经进入中性偏紧政策立场,而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则持续展开了新的量化宽松。这种对比鲜明的格局,在美联储加息周期展开之后,则会逐步加剧,并在2016年延续下去。这种分歧不仅将导致更加“集中的风险”,而且各个国家的货币汇率也会因为这种分歧迈向不同的方向。
当一个国家放宽货币政策,本国利率将会下降,如此,投资者为了寻求更高的收益率而将资金转移到境外,从而导致本国货币贬值。疲软的货币可以降低出口价格,从而增加出口规模,刺激经济,如今这种做法还在持续。但是现如今货币贬值对贸易流通的影响并不如预期那样一致。
那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华尔街日报认为相比过去,制造商出口商品的原材料来源发生了变化,原来他们可以在本国完成零配件的供给,而如今的零配件很多来自海外,所以一旦货币贬值,便增加了进口成本。因此,现在的出口伴随着更多的进口。
比如,2015年年初以来欧洲央行推出了QE政策,欧元兑美元贬值约20%,欧元的走软降低了德国制造商产品的出口价格,但同时增加了原材料的进口价格。欧元区2015年第三季度数据显示,欧元区进口增长远超出口增长,工业产出和经济增长停滞不前。
度量全球供应链对贸易流通的影响是WTO和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长期负责的一块研究项目,利用来自全球各地的详细经济数据,WTO和OECD的经济学家对每个国家出口商品中的进口占比进行了计算,结果证明自1990年中期,各国出口商品中进口原料的数量都有显著增加。例如,瑞士出口商品的进口原料占比从1995年的17.5%增长到了2011年的21.7%,同时,韩国所使用的进口原料占比从1995年的22.3%增长到了2011年的41.6%,几乎翻番。
IMF和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对这些数据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货币利率变化对进出口的影响也不如从前那样重要,一些国家的影响概率甚至下降了30%。
想必各国的决策层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当各个国家通过全球价值链进入垂直整合模式,汇率变化对贸易的影响将有所下降,”欧洲央行执委会成员BenoîtCoeuré本月在加州演讲时表示,他还指出,这一过程将会减少货币引导全球需求从发达经济体转向较弱经济体的“缓冲器”作用。
即使货币大幅贬值也未必能提振出口,除了欧洲央行,日本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2013年早期,日本央行就推出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日币供应量增加,从而导致日元兑美元和欧元大幅贬值。这一战略计划被视为是日本走出长期停滞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然而,随之而来的效果也是虎头蛇尾。日元贬值实际上对日本出口的影响并不大,也未成功推动其经济的增长。疑惑的日本决策层将其原因归咎于全球经济需求的疲软,但即使如此,日本在全球市场上的出口份额也应该是有所增加。
专家们认为,汇率变化对贸易流通的影响需要12到18个月才能有所体现,所以,欧元区和日本如今都应该有所反应。欧元对美元汇率的贬值开始于2014年年初,而日本在三年前就已经进入了贬值阶段。
美联储与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分歧导致了的汇率变化,而上述一系列令人失望的数据也并不完全意味着货币变化从此失去了其影响力。美联储几乎十年以来首次加息,而欧央行实行的则是继续加大宽松力度。多数经济学家仍然坚持认为美元升值将拖累美国出口的增长,而欧元区出口将有所提振。在2015年的前10个月,美国贸易赤字同比扩大了5.3%,反映其出口规模的下降。
正如IMF和世界银行所指出的,货币汇率变化是否增加或减少出口规模,主要取决于其出口商品中进口零售部件的占比。对于整个经济体而言,美国出口商品中的海外原料使用量相对全球范围属于下端,15%左右,而德国则超过25%。OECD的贸易经济学家SebastianMiroudot认为由于美国出口产品包含相对较低的进口成分,其中的贸易故事则变得更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