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A股市场逐渐实现了IPO发行常态化的运行规律。但是,在IPO发行常态化的背后,股市退市率却并没有得到同步跟进。多年来,A股市场的上市率与退市率却基本上处于严重失衡的发展状态,股市退市率远远赶不及上市率的比例,并由此引发资本市场优胜劣汰功能的骤然下降。
不可否认的是,与海外成熟资本市场相比,中国股票市场在优胜劣汰的发挥上显然比不上海外成熟市场。受此影响,股票市场的投资活力自然也会受到冲击影响,长期下来大量亏损企业、绩差企业却长期占据着资本市场的上市资源,并导致原本急需要上市的企业终究得不到上市的需求,股票市场的投资融资功能自然也就得不到充分发挥。
不过,对于国内股票市场退市率不高的现象,却在最近一两年时间内得到了适度缓解。实际上,从最近一两年时间来看,A股市场的退市率似乎呈现出有所提升的迹象。其中,根据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合计123家企业获得IPO,而在去年全年,则有111家企业获得了IPO。至于退市企业方面,今年以来合计有7家上市公司实施了退市,而在去年全年,则有6家上市公司实施了退市。
由此可见,从近年来的股市退市率水平分析,A股市场的退市率有逐渐增长的态势。但是,与海外成熟市场高效的优胜劣汰状况相比,A股市场的整体退市率仍显不足。不过,从最近一段时期的退市情形来看,国内股票市场的退市情形则更倾向于市场化退市,例如近年来逐渐兴起面值退市的现象,从中弘股份到ST雏鹰,再到*ST华信,而后到*ST印纪等,这些年来股票市场退市率明显提升,面值退市数量则占据了较高的市场比重。
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思考,在股市退市常态化逐渐实现之际,比较担忧的问题,莫过于回避退市股的风险。不可否认的是,在退市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对投资者的投资能力与筛选股票的能力考验显得更为严峻。
正如上文所述,近年来A股市场面值退市的数量显著增多,从保护资产的角度出发,首要考虑到的问题,则是尽可能回避触及面值退市的股票。至于股票价格长期处于每股面值附近的上市公司,则仍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这可能会成为面值退市的高危股票。
或许,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思考,多数投资者可能更偏爱于低价股的投资逻辑。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低价股可能会为投资者实现较高的投资收益率,且在股市处于由熊转牛的过程中,低价股更可能有着亮眼的市场表现。
但是,随着市场交易规则的持续收紧,面值退市的真正落实,将会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整个市场的游戏规则。其中,在面值退市规则的影响下,低价股投资逻辑也将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换一种角度思考,假如投资者仍然沉迷于低价股的投资逻辑,那么未来很大可能会承受较高的投资风险,乃至承受股票退市的风险。
面值退市的问题,固然是投资者比较关心的风险因素。但是,与之相比,投资者可能会更关心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财务指标退市等问题,更有甚者,还会存在相对隐蔽的退市规则,对交易规则不充分熟悉的投资者,将会带来非常直接的冲击考验。在此期间,对牵涉到公共安全、生产安全以及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则会存在暂停上市及终止上市的风险。或许,对于抱有侥幸心态的投资者来说,也应该尽量回避这一种投资风险。
归根到底,在股市退市率逐渐提升的背景下,退市常态化可能会从一定程度上改变整个市场的游戏规则。对于投资者来说,在退市常态化的背景下,尽可能熟悉资本市场的交易规则,避免踩中不必要的投资陷阱。与此同时,对长期亏损股、问题股以及披星戴帽的上市公司,仍需要尽量回避,而在退市风险持续加剧的趋势环境下,对普通投资者的考验将会更为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