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质押风险在于,一旦股东无法偿还资金赎回股票,或者股票价值跌破双方约定的平仓线比例时,资金融出方可能会通过抛售股票来保全自己的债权。
而过度依赖股份质押融资,不仅反应公司资金较为紧张,依赖有折扣的股份质押融资;而且股权质押比例过度集中,使其容易受到股价波动的影响,股价大幅下跌导致的强制平仓,可能引发资金链的进一步收紧。
近期以来市场对于股票质押股频繁出现平仓后的闪崩现象,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市场的悲观预期,预期一旦形成,风险短期又无法消散,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举个典型例子:
奥瑞德(600666):重组折戟——3个跌停——大股东97%股权质押拉响警报
自2017年4月26日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然耗时一年之久的124亿元重大资产重组流产、业绩变脸,至5月4日复牌,连吃3个一字跌停板。
2017年11月9日埋下的地雷:控股股东左洪波、褚淑霞将手中的98%股份质押,引爆。
5月9日、5月11日,奥瑞德连发两则公告宣布,公司实控人所质押部分股份出现平仓风险。
于是在5月9日-6月12日的25个交易日,股价腰斩,暴跌65%
平仓线可能引发的两种情况
近期股价跌跌不休
假如大股东已触平仓线,一般会产生两种情况:
大多数上市公司会停牌静待大股东筹措资金补充质押,解除质押风险。
如益生股份(002458.SZ)6月21日公告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曹积生对部分股权进行补充质押及解除质押,质押率由92.4%降为81.91%。而其提供补充质押的保证金则主要源自其妻姜小鸿的多笔减持。
但6月21日,益生股份证券办人士称,虽然解除了部分质押,但曹总的质押率仍超过80%,后续还会继续降低。
有些股东则无腾挪空间,就只能任由券商强平。
如6月21日晚间,华谊嘉信公告称股东上海寰信无力补足担保物,被中信证券强平20.26万股。
股权质押被强平的个股下场却一般类似于
原因很简单:
股权质押遭遇停牌或者强平,一方面对于被质押标的形成巨大压力;另外一方面,由于目前接近平仓线或者跌破平仓线的个股往往会选择停牌,该股票的其他机构客户股东为了应对赎回或者净值压力,可能会卖掉其他流动性较好的标的,触发“连锁”反应。
还好监管老大对这种情况也做了一些应对
排雷行动自3月12日开始,监管层正式实施股票质押新规,重点限制股票质押集中度,限制股票质押率上限,限制融入方资格,提高融资门槛、严控资金用途。
新规发布后,对质押股份强制平仓,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1、通过竞价减持的在3个月内不超过总股本的1%;
2、在任意连续90个自然日内,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相应股份的数量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3、受让方须遵守6个月禁止转让限制。
换句话说,一旦股权质押发生风险,券商、机构很难迅速强制平仓,一旦相关股权涉遭遇司法冻结,质押机构将面临更多麻烦。就比如的上文提及的奥瑞德,因大股东持有的公司股份已被司法冻结,上述触及平仓线的质押股票暂不会被强制平仓过户。
这对券商的质押业务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为新规采用新老划断的原则,导致一位东南地区的券商股权质押负责人表示:“新规发布后,我们公司暂停办理股权质押一段时间,慢慢恢复后,比以前少很多,主要是做旧项目了,也不断清退了部分不符合新规要求的项目。”。
又因为过去一段时间风险事件较多、怕踩雷,且发生风险后很难处理;并且券商自身的融资利率上升了许多,同时面对去杠杆的压力,导致一家华南券商的高管称,“利率8%以下的股权质押都不做了”。
也就是在新规发行之后,连续7年快速增长、单年涉及市值超4万亿元的超级股权质押业务,终于结束增长,开始走向规模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