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投资者都想做到低买高卖,希望赚尽大市所有的波幅,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呢?当股市上升时,大部分投资者心里头慢慢就会开始“心慌慌”,担心如果今日没有卖出股票的话,到了明日股价下跌时,自己就白白错失了一个赚钱的好机会。
同时,在股市刚开始下跌时,大部分投资者都会耐心等待,但当心仪股票的价格已经下跌了一至两成的时候,人们就会开始“心痒”想入市。可是,何时买入、何时卖出却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大部份人不是过早“离场”,就是过早“捞底”。
在日无套息风暴的影响下,2007年8月环球股市出现了一次调整,恒指由高位23000点开始下跌,最低跌至19500点左右。此后,港股开始回升,恒指于下半年一口气升到32000点。一般投资者都在股市大升之际,纷纷卖出手上的股票。
在我身边,有不少朋友在恒指重回23 000点左右就立刻清货,他们说:“股市现在开始慢慢变得不合理了,所以我就立刻把股票全部沽出。”股票市场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不合理的事可以变得更不合理,因为股价是基本因素以及人们心理因素的总和,人们在股市可以变得狂热,在狂热后可以变得更疯狂。
我认为估顶或者估底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因此,在面对股市上升或下跌时,我会采用三角形买入卖出法则。就以2008年的股市作为例子,恒指从32000点开始下挫,最低点曾经达到21000点左右。
我自己不会尝试去估计何时才是股市的最低点(其实也没有能力可以准确预测,只能够大约估计),但是我认为在每一个投资 者心中,都会对股市或个别股票定下一个合理的价值,不过很多时候这个“个人的合理价值”会跟市场实际情况有偏差,于是就会造成买贵货的情况出现;相信这个问题尤其会困扰年轻的投资者,这是因为资金较为有限。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都会想在股价较便宜的时候购入股票,因此三角形法则就最好不过。
假设资金有10万,当我要买入某一股票时,我会把资金大约分为3份,第一份是2万,第二份是3万,第三份是5万;资金的数目是逐步递增的,然后分段购入心宜的股票,这种买入方式与平均成本购入法类同。因为若遭逢大调整时,我们大多并不能准确地摸底买入,若我们运用三角形买入法则便可将买入平均成本尽量降低,并且减低风险。
同一道理,三角形卖出法则可有助我们锁定利润,以免错过升市赚钱的好机会。当你买入的股票累积了一定的升幅后,我们心理上自然会担心若不及早卖出,错过升市后可能会让利润白白溜走。
例如,我们可把买入股数分为3份,以第1份为最大,然后逐步递减;当我们认为某股票已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决定卖出时,我们可先将最大的一份卖出,先锁定利润,而剩下的两份则可按股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再决定何时卖出。由于我们难以估计何时才是股市的最高点,这样做既可锁定利润,又可避免错过赚取更高利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