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个股新闻> 3190亿!爱尔眼科悄悄创新高!医疗纠纷中的“白内障手术”有多少明与暗?

3190亿!爱尔眼科悄悄创新高!医疗纠纷中的“白内障手术”有多少明与暗?

2021-01-08 08:42:43  来源:个股新闻  本篇文章有4331字,看完大约需要14分钟的时间

3190亿!爱尔眼科悄悄创新高!医疗纠纷中的“白内障手术”有多少明与暗?

时间:2021-01-08 08:42:43  来源:个股新闻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原标题:3190亿!爱尔眼科悄悄创新高!医疗纠纷中的“白内障手术”有多少明与暗?

近日,国内眼科连锁医疗行业龙头爱尔眼科(300015,SZ),深陷一场白内障手术引发的医疗纠纷之中,因当事一方是知名抗疫医生武汉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而受到市场广泛关注。虽然双方已就争议问题隔空多次论战,但至今尚无定论。

其中,艾芬曾公开质疑,爱尔眼科是否为了推销高端人工晶体的白内障手术逐利,而忽视了对患者采用合理治疗方案,从而导致后续其视网膜脱落。

对此,1月5日,爱尔眼科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艾芬具备做白内障手术的适应症,且无手术禁忌症,且白内障手术的施行与视网膜脱落间隔时间达5个月,二者并无直接关联。但针对这一说法,艾芬并不认可,并称爱尔眼科混淆视听,并对外展示其病历中与爱尔眼科核查报告有出入的证据。

为何一个常规的白内障手术会闹出这般风波?作为市值达3000亿的行业龙头上市企业,爱尔眼科到底有没有“逐利”的内在驱动?白内障手术在爱尔眼科的服务业务体系中又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对于此次医疗纠纷中,爱尔眼科是否存在“过度医疗”的行为尚无法判断,但是透过这个非常常规的白内障手术却可一窥民营眼科医疗服务行业的生存扩张逻辑。

尽管爱尔眼科与艾芬的纠纷尚未达成共识,但二级市场上,看多一方已迅速集结出手。

1月7日,爱尔眼科股价大涨8.27%至77.40元,再创历史新高,市值达3190亿元,位于创业板第四位,仅次于宁德时代金龙鱼迈瑞医疗

白内障是一种很常见的眼科疾病,常发于中老年人,并且致盲率高。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白内障是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全球有35%的盲症、25%的中重度视力损伤来自未及时治疗的白内障。中国则是全球白内障患者人数最多也是白内障治

盲人数最多的国家。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统计,我国 60-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是80%,9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达到90%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抽查人口比例及2019年全人口数测算,白内障的患病人数预计达到1.7亿人。

为此,国家推出白内障“扫盲”计划,并将白内障手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报销比例根据不同医保类型有所调整,一般自付比例在0%-20%之间。以广州市为例,白内障采用 DRGs 付费方式,所需医疗费用归属于乙类药品和诊疗项目,自付比例调整为零,住院相关费用按照医保类型比例支付,而其中人工晶体的统筹支付最高标准限额为1800元/个。

目前白内障手术植入人工晶状体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行业企业招股书披露,人工晶体的价格根据不同的材质、设计和附加功能具有不同的选择,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款平均价格300元,低端产品的平均价格1200元,中端产品的平均价格3000元,高端产品的平均价格12000元。

此次爱尔眼科医疗风波中,根据艾芬的自述,她的白内障手术植入了昂贵的晶体,治疗花费达29000元。

由于我国防盲治盲工作的积极开展和眼科服务能力的提高,我国白内障手术实施例数保持持续增长趋势,由2012年145万例增加至2018年的370万例。有数据显示,中国白内障手术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约人民币83.9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约人民币175.9亿元,期间年化复合增长率达到20.3%。

不过,未来白内障手术市场增长空间依然巨大。2018年我国每百万人口手术实施例数(CSR)仅2262,远低于发达国家10000,也低于WHO组织设立的消除白内障致盲所必须的CSR阈值3000。

庞大的患者规模,不断释放的市场需求,为爱尔眼科等民营眼科医疗服务企业高速崛起提供了持久市场驱动力。

目前爱尔眼科营收构成中有产品和医疗服务两大板块,如果仅算医疗服务业务营收占比,白内障手术的比重还会更高。

一位曾做过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白内障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费用、药物费用、住院费用和采用的耗材费用等,如果采用常规治疗手段,治疗费用在几千元不等,如果采用人工晶体,则根据晶体的进口与否和中高低端产品不同价格不等,其中,高端晶体价格一般超过2万元。普通人工晶体医保可纳入报销范围,但绝大部分高端人工晶体都不属于报销范围。

但是自2017年开始,随着新一轮医改的推进,医保控费开始落地,国家降低了对白内障筛查业务的医保补贴,民营眼科医疗服务市场上的白内障手术增幅随之放缓。

2017年,爱尔眼科的白内障业务收入同比增速34.36%,但在2018年降为9.01%。这对一直保持年均营收增20%,净利润增30%左右的爱尔眼科来说,影响显而易见,业绩承压也是自然。

好在医保仅能满足基本人工晶体需求,随着人均寿命延长、消费能力提升,白内障患者的选择开始逐渐向中高端、高端迁移,这为爱尔眼科们打开了另一扇大门。

爱尔眼科则在2018年推出白内障“焕晶(屈光性)”手术,公司官方资料解释,这一手术是指针对患有白内障和(或)老视眼的人群,根据其在白内障术后有脱镜诉求,为患者个性化定制,通过飞秒激光或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屈光性人工晶状体来矫正病人的散光,或恢复术后近、中和远距离的全程视力。公司客服表示其售价不包括术前术后一般在3-4万元。

武汉一眼科专家指出,对比常规白内障手术,其价格高出一倍以上,且高端技术服务不受医保控费影响,主要由患者自费,通过高端业务的拓展,提高企业利润率,是一种常规的商业手法。国元证券一份研报中指出,受益于高端项目的推进,2018年,爱尔眼科白内障业务客单价增幅提高10%以上。

通过高端业务的发展提高企业利润率,也一直是爱尔眼科保持高速增长的方法之一。

从2010年上市至今,爱尔眼科在眼科医疗服务领域一路狂奔,市值从70亿元暴涨到3000亿元,同时通过不断并购,门店也从1家增长到近400家,并且业务布局也从中国走向了全球,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眼科连锁医疗机构。

高速增长的爱尔眼科也成为资本竞逐火热的对象,而爱尔眼科也没让资本市场失望,自上市后,爱尔眼科的营收和毛利增幅一直保持在两位数。

不过,随着多省开始探索将人工晶体纳入带量采购,以及国产人工晶体替代步伐的加快,高端人工晶体降价大势所趋,这将是对爱尔眼科们的真正考验。

按照临床常见眼科疾病分类,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主要可分为医学视光、 白内障、眼底疾病、屈光、眼表疾病、青光眼及其他眼病诊疗服务。

2020年,相对而言,眼科服务行业的向好态势并未受疫情太大影响。成都普瑞眼科医院股份有限公司、华厦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何氏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先后递交或更新其上市招股说明书,资本市场迎来一波眼科专业公司冲击上市潮。

眼科服务行业市场也从以往的一家独秀变为百花齐放。根据各家披露的数据,以门店数量和营收规模市占率两个指标来衡量,当前,爱尔眼科约400家,市占率约23.2%;华厦眼科约51家,市占率5.6%;普瑞眼科18家,市占率2.7%。

资本蜂拥而入的背后,是眼科民营医院独立于传统药品市场的发展速度。

自2010年起,国家颁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放宽社会资本办医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优先申办医疗机构,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革。此后至今,关于鼓励社会办资本办医的政策陆续出台,民营医院的数量快速攀升。

眼科在其中表现亮眼。《中国卫生和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共有眼科专科医院761家。其中,民营眼科专科医院从2014年的347家增长至2018年的709家,期间年化复合增长率达到19.6%,并在眼科专科医院的占比达到 93.2%。

“眼科专科医院进入门槛虽然高、但其通过专科连锁方式发展,可复制性强规模效应和先发优势强,且利润率高,”北京一家券商机构研究员指出,其门槛主要包括资金实力和获医能力,其有标准化特性,可快速复制,具有规模优势。而在利润率表现方面,也高于其它专科。

根据《中国卫生和健康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在众多专科医院里面,眼科医院的盈利能力、获客能力、营运能力都是比较强的,净利率在众多科室中排名第一,达13%,高出口腔科2个百分点;其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也高达19%,仅次于美容科。

根据爱尔眼科年报数据显示,2011年到2019年间,公司毛利率分别达到55.33%、44.97%、45.89%、44.91%、46.59%、46.11%、46.28%、47.00%、49.03%。分企业来看,2019年爱尔眼科毛利率达49.30%,净利率14.33%;华厦眼科毛利率40.19%,净利率7.43%;普瑞眼科毛利率42.69%,净利率4.11%;何氏眼科毛利率43.21%,净利率10.81%。其中,多家眼科企业的大部分医院还处于市场培育期,“这个行业还是属于相对来说对政策利空最少的细分领域,而其行业潜力超过千亿元,”上述研究员指出,多重因素下,推动了诸多资本蜂拥进场。

有了资本加持的企业,则加速扩张。

2010年起,华厦眼科有限开始探索连锁化运营先后在福州市、泉州市开展眼科医疗业务,并在上海进行省外试水。2013年起开始全面连锁化,至今已发展至51家医院。

与此同时,上市后的爱尔眼科也启动其扩张计划,“PE+上市公司”模式的运作,检索其过往资料发现,爱尔眼科经披露先后参与设立过6支产业投资基金,通过LP的身份,在体外培育新店,待其孵育成熟后装入上市公司体内,提高公司业绩能力的同时,推动市值上涨。

上述研究员指出,自2014年起,爱尔眼科开始成立并购基金,以LP出资的形式,在体外孵化新的专科医院,一般占股比例保持在9.89%-19%之间,其中以10%为主,培育3年左右后,再通过并购方式注入上市公司,这样让其可以较低风险和成本快速培育新医院。

万德数据显示,自2010年上市后,爱尔眼科经披露的交易先后开展26项并购,交易总价值为42.48亿元,并购标的范围涉足国内及海外。这种模式让爱尔眼科大步快跑。

数据显示,中国眼科服务市场规模自2013年的546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07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4%。民营医院增速超过公立医院,2014年到2018年,民营眼科医院市场规模迅速从约157.7 亿元增长至约341.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3%。同期公立医院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年化复合增长率约为19.5%。

“市场火热的同时,民营医院机制灵活,并且通过合伙人制度的设立,让其获医能力更强,”上述眼科专家指出,但在患者获益的公益性和资本的逐利性上,民营医院需通过更加专业、规范合理的诊疗流程和管理才能找到更好的平衡点,这样才能避免更多的医患纠纷发生。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5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