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短期基金(0-7年)越来越多,相比于美国动辄10年以上的股权基金,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完成股权投资、管理、退出、收益分配等一系列的动作,已明显与私募基金的投资逻辑相背离。
那国内私募股权基金为何还要这么做呢?我们大概归纳为以下两点:
1. 国内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导致的市场变化。国内移动互联网的光速发展,催生了一个又一个急速生长的风口。移动互联网病毒式的市场扩散能力让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令中国迅速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独角兽。而在资本的推动下,一些较小的市场甚至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走完了早期到成熟的历程,所以有一些基金认为移动互联网是特殊产业发展周期,可以在较短的投资期限完成退出。
2. 投资者心态变化。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投资者的耐心也变得越来越差。已经很少有投资者有耐心投资一个新兴企业10年以上,冒着股权投资R5级别的投资风险来期盼可能有的超高回报。
更多的合格投资者期望的是能够在越短的时间内获得股权投资的高回报。市场上的PE基金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基本将投资期限设置在5-7年左右,甚至有部分新三板基金将期限设置为超短的1+1年。
例如:**资本,旗下的新三板基金期限只有1年。当此类产品在市场开始销售时,投资者会倾向于此类基金,认为其变现速度更快更安全。为了与其竞争,其他PE机构被迫压缩投资期限,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IDG的腾讯之殇
IDG是腾讯最早期的投资者之一,腾讯创业初期(约1999年)马化腾及其团队持股60%,IDG和香港盈科数码各自分享腾讯20%的股份,做为交换条件,二者共向创业初期的腾讯投资220万美金。
然而,在2001年6月,IDG将12.8%的腾讯股份卖给了南非MIH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之后IDG仅占腾讯股份的7.2%。在2003年8月,腾讯上市前准备期,IDG将腾讯股份悉数卖出,至此,IDG在腾讯的投资上获得了60倍的回报。
从腾讯上市初期的表现来看,IDG的提前退出是正确的,可是他不曾想到腾讯后期的爆发力。从最低的0.6港元涨到了475.6港元的最高峰。IDG最后悔的一件事应该就是过早地卖掉了腾讯的股份,白白地让南非MIH捡个大便宜。
躲避前端风险,回归价值本源
即使强大如IDG,在早期就抓住了腾讯这样的潜力巨兽,也会因为没有坚持长期持有,而最终错过了腾讯的爆发期。所以说不是人人都是孙正义,有钱有能力,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股权投资的内在逻辑。
在目前国内大环境的变化下,股权投资期限的缩短,必将影响股权投资机构的投资策略和退出策略。为了能够在投资期内退出,股权投资机构往往会选择最快速的退出方式,而不是最赚钱的退出方式,所以这就衍生出了股权投资二级市场的“捡漏”行为。
特别是在欧美国家,得益于“份额转让”的优异回报及对流动性的缓解,交易量不断攀升,整个行业蓬勃发展。特别在2013年以后,私募股权“份额转让”交易市场规模达到400亿美元,超过整个母基金市场规模。海外许多母基金,纷纷转型成为Secondary House。
与传统股权私募基金相比,在同等收益水平的前提下,二手基金期限更短,流动性更强。在标的公司已经渡过了最艰难的初创期之后,从老股东手中承接其股权,或许会在短期内迎来标的公司的爆发,获得更高的回报。
与全球私募市场的整体收益情况相比,二手基金自1998年以来的收益情况始终优于全球私募市场的整体收益情况,且呈现与全球私募市场的整体收益逐渐拉大差距的趋势。
由此可以看出,私募二级市场的产生,能够解决现在因基金期限设置问题而导致的股权投资机构操作策略上的尴尬处境。
通过份额转让,前期持有份额客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持有,后续承接投资者可能够有效地躲避“J”曲线的前期付出时间,而PE机构可以有效解决私募股权基金流动性差的问题,并且在退出渠道上有更多的操作空间,一举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