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10岁的时候懂得了赚钱的原理。
是原理,而不是道理!
你为什么听了那么多大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原因之一是,你有问题。
原因之二是,你听的是道理而不是原理。
大道理是空的,而原理则是事物的本质。
10岁时候,父亲霍华德带着巴菲特到纽约交易所游玩。当时1940年,经济情况还没有从大萧条中恢复过来。
在交易所的午餐上巴菲特想明白了赚钱的道理。
有个交易员在饭后从兜售香烟的人那里买了一支卷烟。这事儿看似平常。巴菲特却想明白了一件事。即便经济再不景气,还是有人在大笔赚钱,比如雇佣这个卷烟工的老板。交易所里的现金流,像大江、大河、小溪和瀑布,但这跟许多人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要你能够提供人们所需,你就可能赚钱,就像这个卷烟工和他的老板。
仍然在十岁。他在当地的图书馆借了一本书《赚1000美元的1000招》。这本书让巴菲特如获至宝。在他眼里,这本书在教他赚一百万美元的办法,这1000招他全都打算用。巴菲特还从这本书里看到一个概念:复利。
“复利”的想法深深触动了巴菲特。这本书告诉他,如果可以挣到1000美元。然后以1000美元起家,每年增长10%;5年内,1000美元会变成1600多美元;10年内,会变成将近2600美元;25年内,将超过10800美元。
尤其是当固定增长率逐年变大的时候(例如从10%变成20%),数字会发生爆炸性增长,这就是一笔小钱如何变成一大笔财富的途径。巴菲特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时间,复利把“现在”嫁给了“未来”,如果若干年后,1美元成了10美元,那在他的脑子里,这两个数字之间没有任何区别。
于是他坐在朋友家门廊的台阶上宣称:我在35岁之前要成为百万富翁。
一个孩子在大萧条的1941年说出这种话,让人听上近乎是在犯傻。但是他的计算和那本书告诉他,这是有可能的。他不仅相信自己能够做到,而且他已经判断出:如果一开始挣到的钱越多,资金复利增长的时间越长,他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
一年之后,他创造出实现梦想的关键因素。巴菲特通过卖报纸和口香糖已经赚了120美元了。在当时,120美元相当于当时一个高级白领的月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