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多数被人知晓之经济数据泄密案
2010年5月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数据多次被泄露。最高检读职侵权检察厅副厅长李忠诚通报了国家统计局干部孙振、中国人民银行千部伍超明泄A涉密经济数据案件查办情况,孙振、伍超明因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分别获刑5年和6年。
孙振、伍超明等人泄露国家秘密案件中所泄露的宏观数据,查明的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国家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有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国民生产总值((GDP)、全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消费品零售总额、人民币贷款增加、广义货币同比增长M2、狭义货币同比增长(M1)等9种。
经鉴定,部分数据在国家正式公布前,属于机密级国家秘密,部分数据在国家正式公布前属于秘密级国家秘密。
关于经济数据泄密案,目前已立案侦查6件6人,其中2件做出有罪判决,2件法院正在审理,2件已侦查终结。
孙振泄露27项数据被判5年。
孙振在担任国家统计局办公室秘书室副主任及局领导秘书期间,于2009年6月至2011年1月,先后多次将国家统计局尚未对外公布的涉密统计数据共计27项,泄露给证券行业从业人员付某、张某等人。经鉴定,这27项被泄露的统计数据中有14项为机密级国家秘密,13项为秘密级国家秘密。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依法判处被告人孙振有期徒刑5年,判决后孙振没有提出上诉。
伍超明泄露25项数据被判6年。
伍超明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货币金融史研究室工作期间,于2010年1-6月,将其在价格监测分析行外专家咨询会上合法获悉的、尚未正式公布的涉密统计数据25项,向证券行业从业人员魏某、刘某、伍某等15人故意泄露224次。
经鉴定,上述被泄露的25项统计数据均为秘密级国家秘密。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依法判处被告人伍超明有期徒刑6年,判决后伍超明没提出上诉。
小结:如此重要部门的信息数据都能被人提前知晓,何况一般的信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