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耳朵炒股”?有哪些坏处?
由于“耳朵炒股”买入的股票往往股性活跃但涨幅已大,“利好”集中但多已透支,主力重仓但获利已丰,加上不熟悉,心里不踏实,一旦震荡、调整起来,“心脏”往往会受不了。
据报道,现年38岁的某公司职员周某原本有个平凡却幸福的三口之家。在一片赚钱声中,他抵押房子一年期银行贷款79万,大举入市,加上原本剩余的5万,将84万全部砸进了股市。没几天,就遇到了“著名”的“5. 30"暴跌。周买的三只股两只连续跌停,一下亏了10多万。为了赚回"5. 30 "损失的钱,周不听妻子的劝阻,开始在网上寻求帮助。7月份,他在网上看到深圳一个自称股票专家的网站,称“只要成为会员就能帮助选股,保证赚钱。”他没多想就用2.4万元注册了VIP会员,并换了专家选的股,结果,还是跌。看着账户上的钱越来越少,周有些像无头苍蝇,听到朋友说哪只股会涨他就赶紧去买。而这个时候,刚好是股市到了10月的高点,接下来就是一轮不停的暴跌。从2007年10月到2008年4月这段时间里,周的股票不断下跌,为了挽回损失,他前前后后换了18只股票,最后,账户上只剩下了25万。而银行还款期是5月6日。想到还款期限将到,周越发感到火烧眉毛。
报道说,上周一晚上,周的妻子加班,儿子第二天要考试在复习功课:周喝着啤酒在网上看专家点评股市走势。8点多,儿子碰上一道难题去问周。周不耐烦,让儿子自个琢磨去。儿子嘀咕了一句,周就来气了,顺手把啤酒瓶砸了过去。瓶子砸在了墙上,飞溅的玻璃片划过儿子的眼睛。儿子被送往医院。医生诊断,视网膜受伤了,幸好不严重,不然眼睛就麻烦了。妻子接到婆婆电话,马上往医院赶。陪儿子的一晚上,妻子也想了一晚上,她决定离婚。“五一”前,妻子提出离婚,并和周办理了手续。一个原本平凡幸福的家庭就这样走向了破裂。
这是一起典型的“耳朵炒股”案例。
所谓“耳朵炒股”,就是在作出买、卖股票决定的时候,依据的不是“脑袋”的思考,而是“耳朵”所听到的声音。即,用“听来”的意见、消息、内幕作为炒股时唯一的选择标准。
在庞大的股民队伍中,“耳朵炒股”者不乏其人。有的喜欢买卖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上推荐的股票,有的喜欢听信亲戚朋友提供的内幕、消息,按照“打听”到的消息进行投资,还有的甚至通过交费,加入QQ群、成为会员,听任“专家”的摆布,用“耳朵”指挥“脑袋”。究其原因,主要是赚钱心切,想赚大钱、赚快钱,因此坏了心态,乱了阵脚。亏损的股民,希望通过“耳朵炒股”,尽快扭亏为盈;赢利的,希望通过“耳朵”炒股,扩大“战果”,以便早日实现发家致富。
“耳朵炒股”,具有极大的危害性。轻则导致精神紧张,提心吊胆。由于“耳朵炒股”买入的股票往往股性活跃但涨幅已大,“利好”集中但多已透支,主力重仓但获利已丰,加上不熟悉,心里不踏实,一旦震荡、调整起来,“心脏”往往会受不了。重则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家庭破裂。周某一家从平凡幸福走向家庭破裂,就是典型的例子。周某一案,向世上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听来”的消息不可靠,凡事都要自己独立思考,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