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看股市]2020年最伟大的发现(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春节之后围绕A股是否按时开市是有争议的,尽管已经推迟了开市时间,但是因为新冠疫情的缘故,市场充满了悲观的情绪。开市有开市的理由,不开则有不开的根据。
2020年的A股如果要说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在不断提速,而外资也在不断地进入中国,尤其是明晟基金和富时指数基金不断加大A股在新兴市场基金指数中的权重,导致全球被动配置的外资份额不断上升,2019年保守估计增量外资在6000亿左右,2020年估计也在2000亿-3000亿左右,而外资进场的前提就是符合国际交易惯例,不能动辄停牌,不能过度干预市场,不能破坏市场交易的自由和节奏。
停市,固然可以回避暂时非理性暴跌的冲击,但是也同时剥夺了相当部分急于变现离场资金的自由,换作是你,你作何感想?
要和国际接轨则不能当缩头乌龟。
管理层为此作了多少预案,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知道的是开市前的降准,央行的逆回购,以及基金和保险资金的窗口指导,而“北上资金”也是其中应有之意,这一切可以从3月18日刘鹤在上海陆家嘴金融论坛上的开幕致辞中去寻找答案。对于资本市场,刘鹤用了九个字,“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而5000余字的演讲稿中,水皮印象至今的是一句话,“风险应对要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这句话的份量有多重,大家各自掂量,“不干预”不等于“不作为”。
把市场还给市场,是易会满接替刘士余之后最大的变化,写到这里,正好看到刘士余的前任肖钢的最新演讲刷屏,党中央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视资本市场,这样的观点在目前的市场氛围中如同火上浇油一般,也许肖钢了解本轮行情更多的内情,所以才会有如此鲜明的评论,而谁都知道,中国股市是政策市,任何一次大行情都有政策的主导因素,而肖钢提醒监管层放弃“父爱”情结则更能为过去这么多年A股的历程找到答案。
证监会主席的位置一直被视为火山口,市场每天在交易,证监会主席的一举一动都在亿万股民的审视中,跌了,挨骂,涨了,担心。担心什么?担心风险!不涨不跌,一潭死水也不行,“十年上涨幅度为零”就是投资者给前前前前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开的玩笑。尚主席去银监会后郭树清接任,不过二年的任期内郭主席推出新政多到让人记不住,为了激活市场,郭主席亲自点评金融股估值,郭主席之后的肖钢主席则在2015年的行情中公开宣示“改革牛”,在上证冲过3400点之后证监会出台“两融新规”,本来可以给市场降温,但是暴跌7.7%又宣布暂缓,市场出现连续逼空行情,最后不可收拾发生股灾,临危受命的刘士余吸取肖钢的教训,以稳为主,但是又过犹不及,为了打击操纵,交易所动辄发出特停会;为了打击壳炒作,索性叫停重组;为了给IPO让路,定向增发被封;为了减少抛压,大股东减持被禁,这些举措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结果是影响了市场交易的流畅和活跃,失去了活力的市场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持久的行情,或者只有少数人获益的“二八”行情。换手如换刀,易会满接棒刘士余之后变化最大的就是监管理念,无论是四个敬畏,还是系列政策的调整都是在给有形之手下定义,让愿赌服输的理念深入人心。取消特停,取消大股东减持不合理限制,放开定增,放开重组,当然更重要的是推出科创板并由此推进注册制,突破了多年的制度障碍,对外开放更是加大步伐“北上资金”形成重要力量,这些对供求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影响更大的则是投资者对A股的信心,正因为A股更国际化,更市场化,更法治化,对增量资金的吸引力也在加大,随着银行资管公司的成立,股益类资产的配置需求将出现极大的提升,完全可以对冲IPO常态化的资金需求,这就是“建制度”的意义。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变好人,不好的制度能把好人逼成坏人,政策可以救市,比如“三大政策”;政策可以打压,比如“5·30”半夜鸡叫,但是政策不能给市场带来长治久安,市场的健康运营一定是靠制度而不是靠政策,或者说靠谁当证监会主席。
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就在7月8日上证指数站上3400点之际,证监会网站晚上公布了一批非法配资公司的消息,大约有258家公司上网,这些都是各地证监局平时就掌握的情况,此时公布明显有降温意图,此举和2015年初查处券商两融违法有异曲同工之效,而2015年的牛市就卒于杠杆市的踩踏,吃一堑长一智,但愿这一回证监会能够坚定立场,作好自己该做的事,管好自己该管的人,为市场的健康、理性运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