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偏松-稳健偏紧-稳健中性-稳健偏松
从2010年到2015年,中国货币政策经历了从稳健偏松到稳健偏紧到稳健中性到稳健偏松四个阶段。
2010年一季度至2012年一季度(稳健偏松-稳健偏紧)
2010年经济增速回升,CPI连续增长,通胀压力初现,央行最终目标为经济增长和反通胀,多次降息降准收回流动性,但一揽子计划仍在继续,抵消紧缩效果,因此直到2011年仍处于稳健偏松。2010年,前期超发的货币导致通货膨胀预期兑现,2010年2月后CPI超过2%的合理区间并持续增长至10月5.1%的高位。经济增速回升,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也逐步消退,央行通过多次升准升息收回银行流动性,紧缩银根。但考虑到2010年四万亿一揽子计划投资于年底结束,新增信贷效应完全抵消紧缩效果,M2增速虽有下滑但仍处于20%左右的高位。
价格高位,央行最终目标为反通胀,多次升准加息,受欧债危机影响,2011年超预期紧缩。2011年经济增速为9.5%,有所回落影响不大,上半年CPI同比连续上升至7月的6.45%,央行多次升准升息,曾于10年底、11年2月、4月同时升准升息。从2010年央行开始紧缩算起,这一阶段共有5次升息,幅度为1.25个百分点,13次升准,幅度为5.5个百分点。在此阶段,货币利率上升,吸引外资流入,外汇占款理应上升,但在10月至12月,外汇占款却边际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欧债危机影响,出口企业业务收缩,被迫从境内获取外汇支持国际贸易,造成外汇占款下降。政策面紧缩+外汇占款下降,两者叠加强化,造成2011年末超预期紧缩,在市场上表现为股债同跌,因此2012年初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补充银行体系流动性。
2012年二季度至2014年四季度(稳健中性)
2012年二季度开始,CPI平稳回落至合理区间,央行最终目标侧重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稳健中性。2012年二季度开始,欧债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明显增加,前三季度各季欧元区实际GDP环比为零或负增长。同时期美国国会与政府的“财政悬崖”问题带给全球金融市场冲击。导致我国2012年外需疲软,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全年经济增速同比增长7.8%,物价增速回落至合理区间后相对保持稳定。基于此,央行二季度连续降准降息,向市场继续注入流动性。M2增速和贷款余额增速显示,央行在11年底的边际紧缩转变成了稳健中性。2012年末全球经济走向开始好转,2013年欧债危机得以缓解,美国经济复苏好于预期。
2013年CPI同比增速基本处于2%-3%之间,经济增速为7.8%,基本与上年持平。央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侧重金融稳定,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对于金融市场乱象态度严厉,不放水态度坚决。2013年上半年信贷和社融增速过快,但银行体系资金过多在同业市场空转,6月进入银行传统考核期节前高峰,整个银行体系流动性短缺。央行继续发行央行票据收回流动性、坚持不放水,以示惩戒。再叠加此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宣布考虑退出量化宽松,美元大幅反弹,我国外汇占款下降,二者共同造成边际过度紧缩,此后央行再提供部分流动性支持。
2014年经济增速换挡,GDP增速为7.3%,CPI低位运行,央行最终目标偏重稳增长,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结构性货币工具登上历史舞台。经济总量上增速换挡,结构上支持薄弱环节是进入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2014年央行实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相继推出。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出口增大,MLF逐渐取代存款准备金率对冲外汇占款;定向降准配合再贷款将资金定向释放到小微、三农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