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自尊心理的“降低持仓成本”
曾经在1930年的秋天,在去佛蒙特州度周末的路上,我在特等车厢碰到一个熟人,很快我们就谈到了股市。
他拿出了他在1929年最高点时买进的股票清单。他告诉我他的打算:“我觉得很快就会触底,然后每种股票我都会再买一些。”
我让他把这个清单给我看了一下,注意到一些股票的发行公司不太可能会在一两年之内有很大起色,于是我很想知道是什么促使他决定增持现有的股票。
“我讨厌看到这些股票现在的价格。如果我在这个触底阶段增持,就能拉低我的平均股价,这样我就不会太耿耿于怀了。例如,我花每股75美元买了联合公司的股票,如果我以20美元左右再买一些,我的这只股票平均成本就只有47.5美元了,这样,我买这只股票的成本价格看上去就没有那么高了。”
“你再买这些股票的时候不考虑这些公司的发展前景吗?我不是要和你争论联合公司,我只是不太明白你为什么要增持其他两三种股票。”“噢,我全部都要增持,这些都是好股票。”
可是在我看来,拉平股价本身是错误的推理。仅仅为了满足自尊心理而拉低平均股价是财务自杀。这种做法让你更多买进比你先前期望值更低的股票。另一方面,如果增持的是获利的股票,你的判断就得到了证实,你也获得了利润。问题是你永远也不能确定你是不是在最低点买入。我的一个朋友在1929至1930年间四次增持了克莱斯勒公司的股票,并且他第四次增持的价格居然高达80多美元!
如果我说出心里话,这位越跌越增持的股东先生马上会跳起来,将我的上述理论贬得一无是处。但即便他所谓触底区域情况属实,我的理论很可能还是正确的。因为除非有证据表明,他就是由于没买那些只跌不涨的处于“潜伏期”的股票,所以才没有获得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