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宣布将于7月15日“降准”之后,各色评论铺天盖地,这当然正常,也说明这件事对于中国金融市场非常重要,关注的人很多。但是,各色文章中有许多“欠缺专业水平”的分析和判断,甚至有些是痴人说梦般的乱猜。其实,正确理解“降准”意图,最重要的是去读读央行自己给出的权威说法。
按照常规,每次重大货币政策出台,央行都会以问答记者提问的方式对政策给出必要的解释。它一定是“正解”,认真研读,读出字里行间的韵味,比什么都重要。至于看看所谓自己喜欢的分析师或专家的解读,那都该是第二位的事情。
基于央行已经明确表示:“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资金被金融机构用于弥补7月中下旬‘税期高峰’带来的流动性缺口,增加金融机构的长期资金占比,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有些分析认为,既然降准释放的流动性会被商业银行用于归还MLF,降准并不会带来基础货币投放的增加,所以货币政策更多倾向于中性。
但真实情况应当是:即便1万亿元降准资金置换1万亿元MLF,这也是货币宽松过程。因为,1元长期资金投放可以减少5元、6元的短期资金需求。也就是说,1元长期资金投入可以取代、替换、解放5到6元短期资金,短期流动性需求会因长期流动性注入而变得相对松弛。
另外,即将于7月中下旬到来的“税期高峰”一定会带来一定的市场流动性缺口,但这个缺口是暂时的,必将随着“此后必然到来的财政支出”而相应缩小。再有,恐怕也是最为重要,而A股市场也会十分欢迎的一点就是:增加金融机构的长期资金占比。央行在回答“此次降准的考虑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指出:此次降准的目的是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在我看来,在此次央行回答记者提问的全部文字中,指明降准目的是: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这一表态最为重要。它说明:央行已经意识到中国金融存在“期限结构”的问题,而现在从自己开始,试图通过释放长期基础货币方式加以解决,这实际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热切期盼。
实际上,今年4月,刚刚到任央行副行长的李波,就在博鳌论坛上就明确指出:“中国金融体系的一个明显短板是长期资本不足,尤其是股本不足。”他说:“我们支持实体经济贷款的比重较高,因此宏观杠杆率也偏高。同时,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显得不足,因为科技创新需要大量股本。大家也看到,我们的资本市场波动偏大,因为资本市场比较缺长钱。”
这就是说,股票市场应当最欢迎金融长期化过程,最欢迎金融市场可以更多生成资本的货币环境。所以,此次央行专门给出解释:降准,第一可以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第二,调整中央银行的融资结构,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第三,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3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由此可见,央行此次降准意图的核心在于:通过央行自身的融资结构调整,增加金融机构的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这其实就是我们一直呼吁的、通过基础货币“收短放长”向市场释放更多长期流动性,并借此体现央行对股权资本、科技资本、实业资本的“倾向性支持态度”。
当然,降准政策使用得当,也完全可以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除优化金融期限结构支持高质量创新以外,降准还可以:第一,在大宗商品价格因“非经济因素”而上涨过程中,防止中国经济掉进“滞胀”的陷阱;第二,强化中国经济内循环更加良性,内需更加旺盛;第三,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缓解出口企业负担等等。这些作用都是应当看到的重大积极作用,但从现实出发,扭转中国金融短期化趋势,发展长期金融、资本金融、股权金融恐怕应是根本,是重要抓手,起到纲举目张的根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