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旅的国际免税版图和市内店渠道再次扩张。
2月12日晚间中国国旅(601888.SH)发布公告,董事会审议同意由中免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免国际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中免香港市内免税店有限公司(名称以实际注册为准),注册资本为5000万港币,并由该公司在香港开设运营市内免税店。
这是中免继2018年7月公布开设澳门市内免税店后又一重大海外布局。对香港市场来说,也意味着其将与成立于香港、以运营市内免税店为主的旅游零售巨头DFS正面竞争。
战略意义大于盈利?
华泰证券社会服务行业分析师梅昕表示,香港作为自由贸易区,除烟酒外其他商品不收税,在销售价格上与普通商店差别不大,市内免税店购物的优势体现在正品保障、品类贴合旅客需求、一站式购物,而中旅集团旗下旅行社资源丰富,是市内店客源的有效保障。
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香港的出入境总人次约3.14亿,同比增长5%,访港旅客入境人次约6514万,其中内地访港旅客入境人次为5080万,同比增长15%。
中免运营香港市内店的优势还体现在规模采购。“整合日上、海免后,中免已成为亚太第二、全球第三大免税运营商,按照上市公司并表口径,我们预计2019年免税规模达到452亿元,凭借采购成本优势,公司终端定价策略将更为灵活。”梅昕表示。
由于中免-拉格代尔子公司拥有香港机场烟酒标段运营权,梅昕认为,中免香港市内免税店未来有望在营销推广、吸引客流、采购物流方面联动,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不过,中免也将面对来自目前香港市内免税店主要运营商DFS的直接竞争,后者在香港开设有T广场美妆世界铜锣湾店、T广场广东道店和T广场尖东店三家市内免税店。
招商证券社会服务业分析师梅林表示,2017年DFS集团旅游零售规模达到36.7亿欧元,全球排名第四,中免收购日上后规模与之相当,进货渠道上有望追赶。
“但香港作为自贸区,免税概念模糊,市场成熟竞争充分,加上人工成本较高,盈利空间相对有限。”梅林认为,此次投资香港市内免税店,有助于完善中免在香港的香化、精品渠道,与机场免税店形成联动,战略意义大于盈利。
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赵晓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我国免税行业还未完全与国际接轨,通过借鉴DFS成长历程(抓住日本人出境游浪潮积极布局,亚太区机场与市内免税店协同做大做强),中免可以在有机场免税店条件和资源的情况下,进行市内免税店或者市内零售业务布局,依托旅行社资源带来客源,规模和渠道优势带来价格优势,利用较高的销售毛利率以及政策利好,加快国际化发展,跻身全球免税前三。
国际化挑战
中国国旅2018年度业绩快报称,2018年其免税业务通过并购、投标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境内外大型免税渠道,并大力推进资源的重组整合,巩固了国内免税行业龙头地位,国际化发展进程稳步推进。
中国国旅2018年营业总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66.23、42.33%、40.59%和30.04%,主要原因是公司通过收购日上、巩固优化现有离岛免税业务以及开展首都机场和香港机场免税业务,带来营业收入增长量173.49亿元,营业利润13.87亿元。
不过北京联合大学在线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彦锋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中免在国内有垄断地位,但在国际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和其他国际免税巨头可以说不在一个竞争量级。随着中国客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括中东欧、东南亚等地区的快速增长,对于中免来说,跟着中国的消费动力布局新兴的毗邻地区来进行拓展,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开锐咨询陈朝慧、王晓华等人曾撰文表示,中免集团与国际一线免税巨头Dufry、DFS相比,最大的不足在于缺乏国际一线枢纽机场免税运营业务,这尤其影响其国际化进程中跨区域免税扩张。2017年4月,中免-拉格代尔有限公司获得香港国际机场烟酒产品经营牌照,被认为是加快了国际化步伐。
赵晓马认为,澳门与香港均为中国两大国际自由贸易港,其市内免税店牌照并非独家垄断,整个免税市场呈现更加市场化竞争的格局。尽管免税市场竞争相对市场化,但依托上述优势中免仍可在这一旅游零售市场分得一杯羹。澳门、香港或仅是开始,未来中免其他海外市内免税店扩张同样可期待。
随着支持免税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中国免税行业规模持续提升。瑞银证券中国旅游行业分析师陈欣预计,到2023年,中国整个免税收入规模会从现在的300亿提高到810亿,其中市内店免税销售收入会从现在不到100亿增加到240亿。
目前国内免税企业可以分为中免阵营和非中免阵营,前者包括中免、日上、港中旅、海南免税,后者包括珠海免税、深圳免税和中出服。陈朝慧等人认为,国家取消对进境免税店免税商品特许经营权地域限制后,对于除中免以外的免税企业而言,是实现规模扩张的重要时机,各个免税企业对市场的争夺必将愈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