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游是衡量一个国家旅游业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水平的关键指标。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发展历程,入境游曾一骑当先,为国家吸引了大量外汇。今天从国家战略布局定位来看,入境游在发挥出口创汇经济职能之外,具备更重要的国际交往窗口、民间交流、文化传播等综合功能。然而2017年中国入境旅游市场1.39亿人次,其中4/5是港澳台客人。外国客人仅占入境游的1/5,全年不到3000万人次。这与全球化进程下中国经济发展地位是不相匹配的。
无论是自然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底蕴,还是全球最安全的社会治安环境,中国都具备成为旅游强国的天然优势。同时也应当看到,入境游面临着“需求国际化”和“供给侧本土化”的基本矛盾。尽管仍有一些现实制约因素,但落差不失为发展机遇,空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首先,机场数量严重不足,交通基础设施亟待完善。2017年,我国境内民用航空(颁证)机场共有229个,与美国近500个民用机场相比,在国土面积相近的情况下机场数量相去甚远。而且由于地区发展不均衡,西部、南部如西安、成都、桂林等优秀旅游城市的国际航线尤为不足。在交通建设方面,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更科学更合理地进行规划布局。例如上海虹桥交通枢纽,集空港、高铁、轨道交通为一体,使得出行换乘异常便利。
其次,在全球分工和竞争中,中国还应继续降低工作签证、旅游签证的门槛,提高签证便利度,优化离境免退税服务。例如2018年1月起京津冀区域过境免签时长从72小时延长到了144小时,海南则从5月起实施59国入境游免签政策,这些新政策正成为积极拉动入境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入境游作为综合服务行业,受到社会整体的语言和服务水平制约。由于语言不通,外国游客在三四线及以下的城市和地区也时常遭遇沟通问题,不利于外国游客的出行游玩。同为亚洲国家的新加坡在构建多语言环境方面尤为成功,机场、博物馆等公共场所都用英语、汉语、马来语、泰米尔语四种语言加以标注,成功吸引世界各国游客,这方面的经验也值得学习和借鉴。
因此,围绕如何吸引和服务更多外国人来华旅游观光,笔者认为在线旅游平台大有可为,应该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与传统的旅游中介不同,OTA是互联网时代的新产物,互联网基因赋予其丰富多元的形式和近乎无限的可扩展性。
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下,入境游广告更侧重宣传著名景点的自然风光,缺乏以衣食住行游购娱多要素的深度体验,对国外年轻游客的吸引力不足。在线旅游平台具有信息海量、产品丰富、交互性强的优点,这是传统的旅游中介所不能够比拟的。
同时由于市场关注度不高,以往的入境游业务基本都是由大型旅行社承接。单一的入境游产品仍然沿用传统的“跟团游”思路,路线固定,以热门景点为主,难以满足当下游客的需求,而OTA不仅具有价格透明、预订便捷的特点,还可以根据游客需求推出个性化、定制化产品,逐渐成为主流的服务平台。
事实上近年来,携程一直布局入境游市场,目前已经拥有了值得信赖的海外品牌天巡,还通过Trip.com对外提供12种语言服务,渗透不同国家,积极响应境外游客的咨询和预订,不仅可以承接旅行团,也能够满足自由行游客的多样化、碎片化的需求。
在全球化4.0的新时代下,以携程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应当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促进更频密的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观念碰撞,进一步致力于让人们的旅游和文化交流更为便利、更为通畅。
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出境客源国,今后还将成为最大的旅游入境国。发展入境游,就是投资中国旅游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