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发布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具体内容包括:
“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今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启动,相关人口普查数据将为国家未来的人口政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速都呈现放缓趋势,尤其是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发达国家,社会需求持续下滑,福利开支压力不断增加,资本的投资回报率则持续下降。国际资本则更多关注全球范围内人口结构年轻化,增长潜力较大区域的投资机会。
其实,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结构年轻特征也是助力经济数十年持续增长重要有利条件。
然而,四十年过后,人口年龄结构自然发展趋势以及国内生育政策的后续影响,人口老龄化趋势正在影响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因此,迫切需要通过调整生育政策改善人口结构,维护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
1
经济自然增速放缓,警惕人口老龄化趋势
联合国关于人口老龄化的度量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 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该国家或地区人口总量的比例超过7%、或60 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该国家或地区人口总量的比例超过10%时,该国家或地区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0年国内65 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比就超过了7%;2019年这一指标高达12.6%,60 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比更是上升至18.1%。显然,国内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趋势有加速的迹象。
▲国内老龄化趋势 数据来源:wind
2
调整生育政策,改变生育观念
与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相对应的是国内出生人口数量却出现下滑迹象,其中原因有多个方面。
首先是住房、医疗和教育等生活成本不断攀升,尤其是房价的快速上涨导致年轻人结婚压力骤增,结婚年龄持续提升;而教育医疗费用的不断攀升也使得年轻人成家后的支出压力增加;再则部分家庭由于老人没有收入,年轻夫妇还有赡养老人的责任。
其次,国内计划生育政策仍对夫妻多孩情况做出了限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国内新生人口数量仍在持续下滑。我们认为为保障国内经济未来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在提升新增人口数量方面多做工作。
▲出生人口数量 数据来源:wind
3
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 需保障充足人口数量
有观点认为当前中国经济需要高质量的发展,因此提升人口素质或更为重要。我们认为即便可以引进高素质人才,若没有相当人口规模,则经济社会的内生发展潜力依然堪忧。况且国内在积极普及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具有相当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资源规模不断扩大才有望孕育出各行业顶尖的高端人才。
此外,较大的人口规模不但可以承担更多社会生产任务,也是社会需求的重要来源。目前,国内工业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正需要较好开发社会消费需求资源来恢复经济增长潜力,以达到社会供给和需求的正循环发展。
4
科技进步并不替代人口规模增长的作用
也有观点认为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科技替代人力的能力增强。我们认为当代智能科技仍不能替代人们的绝大部分工作,智能科技探索发展的道路依然漫长,然而国内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经迫近,社会养老缺口压力日益明显,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也在不断下滑,因此,需要在提升人口规模和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方面多做努力。
此外,科技替代人力的产业利润空间往往在不断收窄,而人力流向的新产业却多有较好的投资回报,因此科技替代人力并不一定实现社会经济增强潜力的回升。
5
发展银发经济,培育社会需求新增长点
”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的部分也是我们现阶段经济发展中所欠缺的部分。
根据中国社科院2016年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的预计,到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3万亿元,将为房地产、保险、医药以及养老服务等不同领域提供新增业务增长点,培育新的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