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股票问答>k线常见问题解答> 寿险转型 曙光初现

寿险转型 曙光初现

2018-05-21 15:56:44  来源:k线常见问题解答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15分钟的时间

寿险转型 曙光初现

时间:2018-05-21 15:56:44  来源:k线常见问题解答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今年以来,与财产险转型的严峻形势相比,寿险转型似乎看到了希望。(相关链接:财产险转型形势严峻)从A股上市险企披露的半年报来看,2014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平安人寿、新华保险和太保寿险合计共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63.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6%。

四大险企冰火两重天

回顾过去几年保险业的发展历程,自2010年银保渠道整顿以来,寿险业就陷入了漫长艰难的“黑暗”之中,成绩无法直视。然而,3年之后,寿险业已经开始朝着监管层所期望的方向迈进。从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来看,总体而言,寿险表现抢眼,但处于转型期的4家险企的保费收入及净利润出现较大分化(见表一)。

寿险转型 曙光初现

表一 2014上半年四大险企业绩指标一览

在净利润增速方面,今年上半年,平安人寿同比下滑0.5%,沦为四大险企中唯一一家净利润下滑的公司,而就保费收入而言,寿险业老大中国人寿的保费收入同比下降2.9%,出现负增长,市场份额萎缩至25.7%,为历年来首次跌破30%。中国人寿董事长杨明生曾要求公司的市场份额三分天下有其一,但随着市场份额的持续下降,其态度也发生变化。中期业绩报告会上,杨明生表示,因为寿险业的市场主体不断增加,竞争也更加激烈。中国人寿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开始暴露,要进行结构调整,所以,从今年开始,不再提“三分天下有其一”,而是要长期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新华保险一跃成为四大险企中净利润和保费收入增速最为迅猛的公司。数据显示,上半年,新华保险的净利润为37.48亿元,同比增长71.4%,增速是中国人寿的5倍。同时,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0%。新华保险也因此成为寿险业在经历了痛苦的行业调整后回暖的代表。太保寿险的转型效果也较显著,净利润同比增长41.9%,为49.14亿元,增速仅次于新华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则上涨7%,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1个百分点。

此外,高居不下的退保率成为2014年四大上市险企半年报的主要看点。根据半年报数据显示,4家险企的退保率均有所上升,有3家上市险企的退保率均在3%以上,而退保率最高的当属新华保险,其退保率上升了0.6个百分点至3.8%,退保金额为186.88亿元。在退保率与退保金增幅方面,中国人寿则“一马当先”,其退保率上升了1.29个百分点,至3.34%,退保金额达555.8亿元,同比增长72.8%。中国太保的退保率从2.2%上升到了3.3%,退保金额为163亿元,同比增长68.2%。在四大上市险企中,退保率最低是平安人寿,仅为0.7%,上升0.1个百分点,退保金额为50.53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退保率之所以居高不下,其实是上市险企近年来过度追求保费规模、依赖高现金价值保险产品而留下的后遗症。

按照“新国十条”对2020年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3500元/人的目标,未来行业年均增长将达16%-17%。随着老龄化推进和税收优惠政策实施,预计健康险、养老险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成为新一轮增长引擎。

曙光初现

业务结构优化 新业务价值提升

从行业转型趋势看,保险公司更注重价值增长,新业务价值增速将维持高位。数据显示,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的新业务价值分别同比增长6.9%、16.7%、22.9%和18.2%(见图一、二、三、四),受益于结构优化,新业务价值率普遍提升。从新业务价值增长率来看,太保寿险增长最快为22.9%,新华保险其次为19.2%,平安人寿为16.6%,中国人寿垫底为6.9%。

分渠道来看,个险渠道是贡献新业务价值的主力。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和新华保险的个险渠道新业务价值贡献率分别为97.42%、93.85%、84.36%、97.09%。而银保渠道新业务利润率同比普遍下滑,主要归因于大部分银保渠道销售的规模驱动型、低利润率的产品。

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和新华保险新单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4.08%、25.12%、1.51%及149.01%,中国人寿降幅较上年有所缩小,其他3家增速提升,明显向好。其中,个险渠道新单保费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银保渠道新单保费降幅较上年显著收窄,其中平安人寿和新华保险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太保寿险则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虽然保费负增长,中国人寿积极主动调整业务结构,业务结构明显优化,成效初显。截至6月底,首年期缴保费较2013年同期增长14.3%,首年期缴保费占首年保费比重由2013年同期的30.28%提升至36.10%;10年期及以上首年期缴保费较2013年同期增长28.9%,10年期及以上首年期缴保费占首年期缴保费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1.79%提升至47.10%。太保寿险的新保期缴占总新保的比例从2013年上半年的43.9%提升到51.9%;银行渠道高价值新型期缴产品收入达到11.68亿元,同比增长23.2%。

在渠道改善方面,营销员渠道增员涨跌互现,各公司更着力推进产能提升,营销员的产能提升比较明显。中报数据显示,平安人寿代理人增长10.7%,太保寿险增加6.7%,新华保险减少了8.3%,中国人寿减少了6.4%。平安人寿和太保寿险的表现尤为出色,业务增长质量持续性明显更强。新华保险在规模保费快速增长的同时,代理人出现大幅负增长,显示其增长的内生性面临问题;中国人寿代理人数量的负增长可能与其人员队伍结构等有关。

从数据看,中国人寿营销员渠道总保费同比增长0.7%,首年保费同比增长11.2%,保险营销员共计64万人,数量仍然是行业最多。太保寿险个险业务快速增长,上半年月均保险营销员30.1万,同比增6.7%;每月人均首年保费业务收入5656元,同比增19%,带动个险新单升至102亿元,实现27%的同比高增长,并进一步带动新业务价值实现高增长。平安人寿6月底个人寿险业务代理人约60.8万,人数居四大险企第二,较年初增长9.1%。

银保渠道的调整已经走向深度,今年上半年只有中国人寿和太保寿险出现了保费下滑的现象。根据2014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中国人寿银保渠道总保费为666.16亿元,同比下降12.9%。太保寿险银保渠道保费收入为16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9.1%。与之相反的是,新华保险和中国平安(601318,股吧)的银保渠道保费增长均在45%以上。

预计2014年下半年,四大公司营销渠道保费和价值新业务仍将稳定增长,银保渠道着力价值转型,全年新业务价值增速将高于2013年。

回归保障 险种结构获改善

保险业回归保障已是众望所归,从四大险企披露的数据来看,回归保障的努力正在见到成效,各公司保障功能高的传统险产品比重都在提升;储蓄成分过大,保障功能较小的分红型产品占比在缩小,保费结构持续优化。事实上,保费结构的优化也成为这几家利润增长较为出色的上市险企的重要利润来源。

回归保障 险种结构获改善

表二 平安人寿险种结构占比

从平安人寿的险种结构来看(见表二),健康险和传统险成为上半年保费的重要增量。其中,传统险规模保费同比增长145.95%,在各险种中的占比由去年同期的4.2%上升到8.8%,长期健康险、意外及短期健康险占比分别同比上升了0.7和0.6个百分点,为6.2%和4.9%。而分红险和万能险占比则分别同比下降了2.9和2.8个百分点,为50.2%和28.2%。新单规模结构改善尤其明显,分红险新单占比低于50%,长期健康险和传统险比重提升至25.5%。公司持续推动保障产品及高保额保单的销售,优化产品结构,保障型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从太保寿险的数据来看(见表三),公司大力发展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业务,上半年实现传统型保险业务收入142.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8.98%,短期意外及健康险保费收入34.98亿元,同比增长18.14%,而分红险和万能险则同比下滑5.3%和24.1%,为424.77和34.98亿元。

一季度新华保险以规模型产品为主导,包括费率市场化改革产品,实现近年来最好的“开门红”业绩;二季度向价值型产品转变,优化结构,加大传统险、健康险以及期缴产品的销售,提升价值成长。以营销员渠道为例,二季度健康险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13%,占比也提升了27个百分点。

表四 新华保险险种结构占比

数据显示,新华保险旗下的传统型寿险保费增幅最为明显(见表四),保费由去年同期的5.27亿元同比增长39.49倍至213.36亿元,占整体保险业务收入的32%;健康险同比增长55.4%;分红型则同比下滑16%至394亿元,占整体保险业务收入的58.9%。新华保险致力于回归保障时代的努力,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中国人寿未公布其险种结构)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公告制图:康家语)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5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