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四大行和股份行(浦发除外)的2017年报都已经出来了。这几天以2017的年报数据为基础,汇总了各家银行在资产质量、抗风险能力以及盈利状况方面的数据。仅供参考(由于本人曾经短暂持有重庆银行,所以把这家城商行的数据也放进来了)。
(一)资产质量:
由于各家银行对于不良贷款的认定标准不同,以及不良贷款的核销力度不同,所以仅看不良贷款的数据肯定不全面。个人觉得,不良贷款与关注类贷款的加总数据,应该更能加客观的反应银行的资产质量。
从2017年数据看,招商银行是毫无争议的第一,甩开第二名中信银行好几个身位,兴业银行位列第三。资产质量比较差的是华夏、民生、平安、重庆和工商银行。
对比2016年的数据,资产质量改善幅度最大的是农行,其次是光大和招商。值得注意的是,民生、华夏和重庆银行的不良+关注类资产比率同比2016年还在上升。
(二)抗风险能力:
拨备余额是银行的余粮,余粮越多,抗风险能力越强。但是我这里没有用拨备覆盖率来衡量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而是用拨备余额除以不良与关注类贷款的加总。理由和上面相同,不良贷款的数据不够真实,而不良贷款与关注类贷款的加总数据会更客观。招商银行依然是毫无争议的第一,其后依次是兴业、中信银行和农业银行。平安、民生、工商银行和华夏银行位列末尾。
(三)盈利能力
1、拨备前ROE
银行的财务报表上的净资产收益率有很大的可调节性,因为计提拨备金额的多少会很大程度上影响ROE。而拨备前ROE(类似于制造企业的毛利率?)会更加真实的反应银行的盈利能力。
从拨备前ROE来看,平安银行位列榜首,2016年的拨备前ROE甚至高达44.59%(我核算了好几遍才终于确定了这个数据的真实性)。终于明白为什么平安银行的估值比很多股份行高不少。因为拨备前ROE这么高,一旦资产质量好转,就可以减少大量的拨备,将其转化为净利润。招商和中信银行位列第二和第三。
对比2016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兴业在2017年的拨备前ROE居然下跌了接近10%!盈利能力直接由第一梯队调到第二梯队,所以说2017年是兴业银行最艰难的一年。另外,平安、民生的拨备前ROE也下降了不少。
2、利息净收入
银行的收入分为两大块,利息净收入和非利息净收入。净利差是影响利息净收入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2017年招行、四大行(中行除外)和平安银行的净利差都保持在2%以上,而这5家银行恰好是去年涨幅最大的5家银行。这是一种巧合?还是市场过度看重净利差对银行的影响?
对比2016年的数据,四大行的净利差基本都有小幅的提高,而股份行的净利差则或多或少下降了一些。说明四大行在存贷款的议价能力方面确实有优势。
3、 非利息净收入
非利息净收入这块主要包括手续费及佣金、投资收益和汇兑收益,其中投资收益和汇兑收益浮动较大,而且不具有可持续性,所以通常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来衡量银行的非利息净收入能力。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越高,说明银行的收入收到利率的影响越小,收入结构就越优化。
从数据来看,股份行的收入结构明显比四大行和交通银行要好得多。但是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除招行外的股份行在2017年的净利息收入都下降了,这就被动的提升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占比。当然从历史数据来看,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这方面,股份行一直都比四大行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