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常见心理问题解析
学习心理学的最大益处是,人们不仅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还能学会如何进行批判性思考。
一、盈利股出手快,被套股死拿着的原因
假设现在你在赌城下注,你遇到了一个发大财的选择机会:
(1)确定可以获得10万美元的机会。
(2)虽然可以获得15万美元的机会,但是机会只有20%的概率。如果是你,你会怎样选择?
这个实验是行为经济学家卡尼曼实际操作的实验。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会选择更保险、更明确的能获得10万美元的第一种情况。
但是在与此相反的情况下,人们更喜欢选择风险系数大的情况:
(1)一定要交出10万美元。
(2)虽然会失去15万美元,但是因为只有20%的概率,不用交一分钱。这说明:
人们在有利可图的时候,更会选择去获得稳定收益;但是当吃亏的时候,为了避免吃亏,更愿意去赌小概率的事情。心理学家称这种对损失的反应更敏感的现象为“厌恶损失”。
透常,人们面临同样大小的利益和损失,来自损失的压力比来自利益的幸福感高出约2倍。能充分反映这种心理的典型案例就是炒股票。
股价上扬的时候,我们更愿意选撣稳定收益,马上卖出手中的股票,满足于小小的利益。相反,股价下滑的时候,盼望股票再次上涨,放弃稳定,选择风险。人们受到这种倾向的影响,会产生想把遭受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心理,但最终却容易遭受更大的损失。股市里就有急于出手涨势股,死抓跌势股的心理。我们要认识到这个心理,防止它成为你投资成功的心理障碍。
二、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有时候晕轮效应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作用,在股市中有些投资者对某种不熟悉的投资技术或者某只不熟悉的股票也存在这种现象。
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其特征具体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
1.遮掩性
有时我们抓住的事物的个别特征并不反映事物的本质,可我们却仍习惯于以个别推及一般、由部分推及整体,势必牵强附会地误推出其他特征。
2.表面性
晕轮效应往往产生于自已对某个人的了解还不深人,也就是还处于感觉、知觉的阶段,因而容易受感觉的表面性、局部性和知觉的选择性的影响,从而对于某人的认识仅仅专注于一些外在特征上。
3.弥散性
对一个人的整体态度,还会连带影响到跟这个人的具体特征有关的事物上。成语中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就是晕轮效应弥散的体现。
在股市中,主力机构经常用热点题材制造晕轮效应,炒作某些个股或者板块,我们既要顺应主力的习惯进行适当的投机,又要避免循环证实陷人迷途。
三、心理障碍
通常所说的“心理障碍”有一个比较一般的定义,指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
在股市中,心理障碍几乎人人都可能遇到,如股票被套、行情踏空造成的情绪波动、失调,一段时间内不良心境造成的后悔、焦躁、不接受不同观点,甚至行为异常、性格偏离等。
如果投机者产生心理障碍,非常容易出现恶性循环。由坏的投资结果,产生坏的情绪,进而产生坏的行为,如报复交易、侥幸交易、一厢情愿交易、不接受正确的信息。
避免和解除心理障碍是投机者增强自己投机能力的最简捷、最有效的手段。
在股市中避免心理障碍的常见办法是,顺势投机,注重选股的确定性,分批控制仓位。
解除心理障碍的常见方法是,在行为犹豫不决时立即选择可接受的结果,在错误已经发生时应立即终止错误的扩大化。
还有一种股市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就是看到机会,因为追求完美而完全丧失机会。改善这种情况的办法是,第一笔先小幅建仓,然后金字塔加大仓位;或者是采用多品种操作增大概率的思维。
还有一种增强心理的方法,就是每个阶段的盈利指标定得低一些,追求复利。不要指望过分的高要求投资结果,不能用有压力的钱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