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今年9月,全球股市的表现开始陷入疲软。其中,作为前期涨势喜人的纳斯达克指数,却从9月初见到历史高点之后,开始出现加速下跌的走势,自高点调整以来,累计跌幅已经超过了10%。
其中,作为这一轮长期牛市的领涨品种,苹果、微软、特斯拉、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跌幅。以苹果公司为例,从历史高点调整至今,累计最大跌幅超过了20%,苹果公司的总市值也回落至1.8万亿美元附近。
美股的涨跌,与全球股票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联动性,尤其是欧洲股市以及部分亚太市场。在美股市场步入加速调整的过程中,其对全球市场产生出的负面冲击影响依然较大。作为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美股市场不仅仅体现在美国经济晴雨表的一面,而且更反映出全球市场或全球经济的晴雨表状况,因为美股市场多年来吸引了众多海外上市公司,且因它的门槛开放宽松,由此吸引全球各地的企业到此上市。
不过,面对今年特殊的市场环境,在美联储超宽松流动性的背景下,美股市场似乎成为了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晴雨表,而在经济复苏进程相对缓慢的环境中,美股市场的表现似乎背离了经济发展的状况,对今年以来美股头部企业的价格飙升,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宽松流动性的影响,在庞大资金加快进入的背景下,却推动了美股头部企业的估值攀升,市场更愿意接受这些头部企业的高估值溢价空间。
然而,若市场过分依赖于宽松流动性的支持,那么在美联储政策变化之际,终究还是会让先知先觉的资金及时改变自身的风险偏好,并导致资金快速从前期享受估值溢价的企业中撤出。实际上,美股头部企业的表现,同样会存在资金抱团的问题,这与国内资本市场的头部上市公司表现有所类似。对掌握股价涨跌话语权的资金,一旦形成合力抛售的压力,那么将会导致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快速下跌,并抹平掉之前的估值溢价泡沫。
在A股市场中,同样存在资金抱团逐渐分歧乃至瓦解的现象,例如近期长春高新股价的大幅下跌,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此前介入太深的资金开始出现分歧,并形成集中抛售的压力。但是,从另一种角度思考,无论是美股头部上市公司,还是A股市场的白马股蓝筹股,近期却开始出现了资金分歧乃至抱团瓦解的现象,或多或少反映出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开始发生变化,部分资金的避险情绪开始快速升温,甚至进入防御的模式。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方向,无疑是全球市场关注的焦点,作为资金面以及利率敏感的市场,更容易受到货币政策以及流动性预期的波动影响。近期,美股纳斯达克指数开始出现加速下跌的走势,部分头部上市公司开始步入技术性熊市的行情,美股市场长期高企的估值泡沫似乎有逐渐挤压的迹象,与资产寻求增值的需求相比,现阶段内更多的全球资本更偏向于防御的选择。
虽然美股市场的涨跌对全球股市构成或多或少的影响,且对全球市场构成一定的关联性。但是,对A股市场来说,虽然负面情绪仍然存在,但若美股形成趋势性下跌的行情,A股市场未必会跟随大幅下跌,可能像今年2、3月份那样,跟随外围市场小幅下跌,但整体上处于宽松震荡的运行格局之中。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其中,中国市场在货币政策上存在一定的独立性,货币政策相对独立,有利于在特殊时期下起到稳定市场的效果。与美联储超宽松货币的策略不同,中国央行的策略稍显谨慎,但也是防患于未然,“防风险,守底线”的意识还是比较高的。
再者,中国经济稳中向好,股市的走强本身与经济基本面有着一定的联系性。不过,股票市场同样会受到政策层面的压力影响,包括货币政策的松紧、IPO发行节奏的快慢等。但是,只要国内防控效果可以持续保持,那么经济稳步回升也是可以预期的,对上市公司来说,也会存在估值修复的过程。
此外,中国股市整体估值仍不算贵,尤其是对银行、地产以及传统周期行业来说,基本上在这一轮上涨行情中未有过于明显的表现。在本身处于低估值的状态下,这类行业的下跌空间比较有限,在美股及外围股市出现加速下行的背景下,却可以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不过,就目前A股市场的状况,若遇外围市场急跌的影响,很可能会存在明显分化的表现,曾经滞涨的板块有机会起到护盘的作用,但前期涨得很快的板块却可能存在补跌的需求。很显然,在当下全球市场估值水平并不便宜的背景下,不排除部分资本已采取防御的模式,但相对于欧美市场,A股市场尤其是A股市场的低估值行业,有机会成为资本的避险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