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光伏龙头企业的产能扩张赛正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在布局长远战略的同时,光伏企业如何在短期内练好内功度过行业寒冬,是一个极为现实的考验。
10月31日上午,通威股份(600438.SH)旗下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项目投产仪式在包头举行。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开工仪式上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介绍,包头这个高纯晶硅项目的规划产能为年产能5万吨,目前项目一期2.5万吨已进入生产调试阶段,预计下个月可全线投产。
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江涛在致辞中表示,2017年9月,通威集团在包头投资建设此高纯晶硅项目。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将带动国内多晶硅产业整体提升,有效降低国内对进口高纯晶硅产品的依赖,也必将为包头延伸新能源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一期项目投产
据刘汉元透露,“在高纯晶硅‘中国制造’减少进口依赖的同时,项目生产高纯晶硅产品的成本也将有望降至4万元/吨以下,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晶硅行业内的领先优势。”
此外,刘汉元还向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多家媒体透露,在通威股份正在加码的高纯晶硅板块,除了包头项目外,公司在乐山还有一个年产能在2.5万吨项目也将在一个月后正式投产。“这两个工程设计产能均是2.5万吨,未来都有望开到3万到3.3万吨,两个加起来就可以形成6万吨-6.6万吨的新增产能,加上此前的2万吨产能,未来通威的高纯晶硅年产能有望超过8万吨,这将进一步提高公司在高纯晶硅市场中的占有率。”刘汉元乐观表示。
通威集团是总部位于四川的一家以农业、新能源为双主业的大型民营企业。2017年,通威集团实现销售收入超过620亿元。旗下通威股份,是国内农林渔板块销售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其在全国水产饲料市场占有率超过20%。
据通威官方资料介绍,经过十余年的积极布局,通威集团目前已打造出一条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成为中国光伏新能源产业的龙头之一。在新能源产业链上游,通威股份旗下的永祥已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完整循环经济产业链的高纯晶硅生产企业;产业链中游,通威太阳能深度切入太阳能发电核心设备及相关产品研发和制造,已实现电池片产能规模、出货量、盈利能力等多项指标位列行业第一,成为太阳能电池片领域的全球龙头之一。
三季报逆市增长
通威股份加码晶硅高端产能是在布局长远,但如何度过当下市场寒冬却是一个现实的考验。
就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期间的10月30日和31日,上市公司也正密集陆续发布今年三季度业绩报告。
通威股份10月27日发布的三季报显示,今年1-9月公司实现营收213.87亿元,同比增长9.0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16.6亿元,同比增长8.5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属净利为15.68亿元,同比增长5.74%。此外,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41亿元,同比增长4.66%。
提及三季报,刘汉元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威股份一直加强管理并通过技术优化、现款现货等多种措施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目前来看,三季报中营收、净利润、现金流等各项指标大都实现稳步增长。我想,如果没有光伏‘531’新政的影响,我们的业绩报表应该会更漂亮。”刘汉元称。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发布三季报的18家光伏上市公司中,报喜的少而报忧的多。在主要财务指标中,前三季度营收、归属净利及扣非净利均实现同比增长的企业仅有2家,而三项指标均同比下降的有10家,占比超过55%。
隆基股份10月30日晚发布的三季报显示,2018年前三个季度,隆基股份实现营收146.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26%;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却同比下跌24.53%至16.91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净利,更是同比下降了27.66%至15.89亿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机构分析师10月31日下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光伏上市公司3季度的业绩普遍下降,其实早在行业预料之内。“因为‘531’6月1日就出来了。业绩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光伏产品均价6月起大幅下跌,产品价格和毛利率都出现下滑,这就导致光伏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净利的同比下滑。”
对于光伏企业该如何抵御市场寒冬,刘汉元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首先最重要的,企业还是要从自身练好内功。如果内功不好,任何时候可能都会出现问题。”
刘汉元还呼吁,希望政府等主管部门能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对补贴退坡政策要避免一刀切,尽力营造更好的市场营商环境。此外,刘汉元还希望金融机构等能够为具备良性经营的企业扩展更多的融资方式和渠道。
对于光伏上市公司今年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展望,上述分析师在采访中强调称:“对四季度业绩应该不用太担忧,利空出尽就是底部了。此外,今年9月3日,欧盟取消了对中国光伏产品长达五年的双反低价限制,近期欧洲地区的订单明显增长。还有中东、非洲乃至拉美等海外市场的需求也很旺盛。所以,到今年四季度,光伏上市公司的业绩环比肯定会有所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