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市场延续弱震荡,但是还是有几件好事儿的:其一,在美联储政策转向等因素影响下,6月底以来,国际黄金价格持续在1400美元/盎司上方震荡调整,距离六年前大妈们在1450美元附近大举扫货的购金成本已经不远。时隔六年,以千亿人民币血战华尔街的中国大妈终于快要解套了。
其二,十三部委发文:研究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大家奔走呼号,下周回国的贾老板这回真的有望回国了。
都是好事儿,科创板开盘在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回国效力!
其实之所以讲科创板,我们认为当前市场的过度低迷,显然是部分资金对于科创板的上市交易,有着过于偏差的解读。目前A股已经进入科创板倒计时,我们还是希望重点提醒大家——不论从科创板的高格局出发点来说,还是从A股历史上历次推出中小板创业板的经验来看,新交易市场的上市无不引发了一轮足够可观的行情机会。
2004 年深交所推出了中小企业板,作为创业板推出前的过渡。中小板主要服务于即将或已进入成熟期、盈利能力强但规模小的中小企业,上市门槛低于主板市场。在中小板初创的 8 个月里,板块估值水平不断提高,从 39.87 倍水平提升至 65.5 倍,而同期主板估值水平维持在 44 倍且受中小板估值提升带动进入 8 个月左右的估值提升期,从 41.4 倍提升至50 倍左右。
而与中小板相比创业板设立初期对主板估值虽然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中小板估值产生了明显的示范效应。2009 年底深交所终于正式推出了创业板,创业板的设立也带动中小板估值水平 6 个月的提升。2010 年 6-12 月创业板估值由 60 倍提升至 73 倍,中小板估值水平从 28.74 提升至 37.47 倍。
行业上看,创业板上市对科技行业存在着明显的估值示范效应。创业板上市对原有科技行业有着明显的估值示范效应。从 PE 水平来看,在创业板创立之后的半年内,原有科技行业的估值水平有着显著的示范效应,且这种估值提升的效果在创业板创立之前已经有所体现。电子行业市盈率从 2009 年初的 16-20 倍逐步提升至开板时的 48-60 倍区间范围内,提升幅度达到 16%。在创业板开设后,虽然估值曾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小幅回调,但总体来看,在创业板开设之后半年内,电子行业估值也一直维持在 45-75 倍的相对高位水平,估值提升幅度最高达到 了 56%。与之相类似,通信、计算机行业在创业板开通前后有着相同的估值提升过程,并先后在 2010 年 3 月和 4 月达到估值提升高点,板块估值提升幅度最高达到 58%、55%。
面对即将上市的科创板,有很多人会有很多话。有很多人会有很多不同的解读。但是我们说,基于想象的解读永远是臆测,真正所谓的判断,至少应该基于过往数据的推演。
从A股历史上看,每一次退出中小、创业板的过程中,都面临着所谓分流的恐慌,但之后看,这些板块不仅没有形成分流,反而都成为了市场的肱骨。2014年的A股大牛市,本质的启动,恰恰是因为创业板牛市的先行一步。
所以对于今天的A股来说,我们继续坚定立场,我们看好科创板行情带来的机会,也由此继续看好7月后半个月的行情方向和走势。短期的低迷震荡,对于仍然在犹豫的投资者而言,是最后的上车机会。文章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