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装成失意者的大赢家
我们在前面鼓励投资者以平常心面对恐慌,同样我们也提倡投资者采纳“买入失意者”这一战略,从而寻找下一批市场赢家。我们指的是那些有“咸鱼翻身”转败为胜的潜力的失意者。你该如何辨别一支股票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还是有着很大翻身希望的失意者——其实是伪装为失败者的赢家?本章将会就此进行探讨并援引例证。
投资者倾向于对那些正在快速上涨的股票投以更多关注,并且会毫不犹豫地买进。这并不稀奇,他们在浏览报纸或者网站的财经栏目时,第一选择就是查看从年初至今有哪些高回报率的股票。但通过查看高回报率股票列表来为投资组合增加更多股票是一种错误的行为。一般的观念都认为高回报率的股票能够为股市捞金带来更大的胜算。
事实上,赢家股票列表是最不可能发现未来超级大赢家的地方。这些成为赢家的股票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除了那些因特殊原因而保持良好走势的股票以外,其他赢家都很可能在经历曲折反复后转入慢速发展的道路。机构投资者会比你想象得还要快地抛售这些股票。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机构投资者很早之前就买入这些股票,在盈利之后把它们全部卖空。
于是机构投资者,包括银行、投资公司、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对冲基金,以及诸如此类机构的资产经理们,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抛售股票,有些理由是基于股票基本面。然而在很多案例中,他们出售股票的原因是与公司价值不相关的某种特殊战略的一部分。抛售背后的普遍原因是盈利。
尽管这些拥有数十亿美元的投资机构声称自己为长期投资者,但他们实际上是标准的短线交易者,当机会来临时他们的表现同短期投资者一样。机构投资者需要进行短期交易获得利润,因为每一季度他们都要汇报他们为客户购买的股票创造了多少利润。在此过程中他们要摈弃长线投资理念,这样才能展现持续获得高季度收益率的成绩。此外他们还需要另外备有大量现金,以便对充满诱惑力的新股作出迅速反应。显然,他们卖出股票还有别的原因。抛售行为是人们对收益失望所导致的。或者说,在大型制药企业或者生物技术公司案例中,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可能已经对新药传达了一种负面反应的信号,这足以导致投资者在查明事实之前就将股票抛出。在这些案例里,大型投资者能够迅速撤出,并在股价下跌到更低水平时再买入同样的股票。这些机构在此采用的正是买入失意者”战略。那么个人投资者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采用相同的战略呢?
能找到潜在嬴家的地方通常容易被人忽略,而且看起来最没有可能,这个地方就是失意者的名单。从我的经验看,股市里面看起来“显而易见”的事情却并不一定真实,通常一个故事的背后隐藏着另一个故事。举例而言,某公司未能达到分析师的收益预期,可能仅仅是因为发挥失常而已,但这可能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低价买的机会。这里确实存在风险,但如果你作出了正确的判断,丰厚的回报值得你冒险一试。
最终的问题是投资者如何确定某支“失意者”股票能够转化为赢家。一种方法是进行“审慎调查”研究,这对任何投资者来说都是首要任务。你一定会关注股市新闻并获得关于股票的重要信息,但如果你听说或者看到一支股票突然暴跌并引起骚动,那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了解这家公司,并弄清楚造成抛售的原因。商业媒体、网络博客和聊天室都会铺天盖地地评论这支处在风口浪尖上的股票,尤其是在牵涉到知名公司时更是如此。
大多数时候,投资者对坏消息的反应过于敏感,这也是造成他们很快抛售的原因。抛售能够讯速导致股票下跌5%,甚至更多。如果你能看到深层次的原因,你会发现是分析师的过度反应加剧了抛售行为,与恐慌的投资者一样,他们也是促使股价下跌的罪魁祸首。分析师很快建议卖出股票而随后又提出质疑,这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他们进行自我保护。这是一种保护模式,但实际上他们本应该在所有人之前发现问题所在并提醒客户。分析师发现他们犯错以后仅仅写一篇报告来修正观点,但此时他们已经引起了投资者的担忧(如果还没到恐慌程度的话)。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很适合采用“买入失意者”戒律。然而对于那些还没有熟悉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大盘股更适用于这条格言。有关大盘股的信息唾手可得,核查这些信息也比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