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行业的兼并重组一定是加剧进行的。我们大多人的眼球被消费互联网的那些新兴企业所吸引,被BAT的互联网巨头的并购新闻所吸引,其实更大的兼并重组,是在国企的改革中发生,是在制造业的转型中发生。
国家层面政策的主导和市场需求,这两大因素互相推进,让我们看到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这些前端话题之外,更重要的是企业的重组转型。
一方面我们看到市场需求促使的并购重组,以互联网企业的并购最受关注,它们一直占据的公众的眼球,一来与人们生活能感知道的服务和产品息息相关,二者,代表着新商业模式,代表着高科技,本身自带流量。
比如最近共享单车的重组,几年前网约车的重组,之前58同城与赶集网的并购,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并购,互联网企业需要并购,是因为资本看到了烧钱没有尽头,扩张已触及到了边界,合并可以减少行业的恶性竞争。
对制造业巨头来说,尤其是央企,需要并购重组的理由也很直接:市场低迷,产能过剩。这些制造业中大型企业之前长期的扩张已走到了尽头,众多中小企业倒闭,大型企业相互整合已是必然趋势。
比如重型装备制造的重组,央企更直接有效的重组一直在探讨的范畴中,中国一重,哈电集团,东方电气集团之间的整合就是例子。新闻报道称,早在2016年9月,中航工业、兵器工业等8家央企决定在相关领域实现联合协作。
政策上的支持,资金上的支持,外界环境的不断恶化,都促进了这样的转变。2017年3月,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完善兼并重组融资服务,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现行业整合。
2018年“去产能”又添加了四大重点行业,它们分别是有色金属、船舶制造、炼化、建材。有国资改革专家表示说:“这四个行业成为了2018年去产能的新目标,因而也将是重组与混改的重要领域。”此外,通信、化工、海工装备、环保等领域的央企重组也备受市场期待,特别是环保产业,或将成为整合的新重点。
新一轮的重组整合中,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强强联合获得规模效应,这是必然方向,一来求生存,二者形成更强大的品牌,从而保证在国际竞争中打硬仗、打胜战。
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一带一路”、“互联网+”等方面的布局,都为制造业巨头的并购重组提供了直接和便捷的路径。
可以确定的是,产业链加粗加长的整合类重组,已逐渐成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主流形态,成为处于经济转型的上市公司实现产业整合和行业转型的重要工具。
裁员减量,缩小产能,在高声呐喊新时代到来、新创企业蓬勃发展之际,乃怕是并购之类积极主动的词句,但我们终究要看到艰辛的一面,想着转型之难,疗伤之苦。
蜕变重生,不是生造出一个全新的未来,而是建立在旧有基础上升级出全新的面貌,才能扬帆出海,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