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题材,哪种题材好?哪种题材差?这涉及题材的价值判断。根据交易经验,我觉得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题材的级别。大题材产生大牛股,小题材产生小牛股。比如,人民币升值概念是大题材,因它诞生的是万科、招商银行、中国国航这样的大牛股;互联网是超大题材,它诞生了谷歌、亚马逊、腾讯、海虹控股这样的超大牛股;而地震是小题材,炒几天就过去了;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更小的题材,相关题材仅仅炒一天就见光死了。题材的大小决定其炒作的强度和周期。
如何判断题材的级别?
一看影响力:影响力越深远,级别就越高,比如香港回归影响很深远,那算大题材。
二看影响面的广度:影响到的人群越多,级别就越大,比如禽流感就算是大题材,因为它影响的人太多了。
三影响的深度:影响越有深度,题材的级别越大,比如股权分置改革对A股影响深度就很大,它就属于大级别题材。
四是题材的革命性:越具有革命性的题材越是大级别题材,比如互联网。
题材的新颖度。题材的新颖度是指题材在时间上具有新鲜劲儿。股民有麻木感,而股市喜欢炒新,越新鲜的东西,股民越喜欢。比如创业板刚刚计划推出来的时候,那是相当新颖的,以前没提过,甚至连预期都没有过,所以当时炒起创投概念股复旦复华、同济科技、龙头股份来就很猛。
题材的朦胧性。朦胧产生美。越是朦胧的题材,越是雾里看花,越具有美感。好的题材不是一下子把所有的消息都一股脑放出来,而是半推半就、欲说还休,就像最近流行的网络语言“你懂的”一样,因为它有想象力在里面。还有一个方面,朦胧的题材它的消息是一点点放出来的,每次放一点消息就炒一波,就像挤牙膏一样,下次主力想炒作的时候,再挤点“牙膏”就是了。
题材忌讳太明白。最初大家也看不明白互联网,但没有关系,主力就喜欢炒不太明自的东西,太明自了就见光死了,股市最害怕见光死。我们常说,英雄一向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题材也是不能见白头的。
题材的想象空间。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是想象力。为什么很多股票利润很高而股价很低?因为失去了想象力。为什么很多没有利润甚至没有盈利模式的题材和股票估值很高?因为想象空间很大。WhatsApp的估值190亿美元,而它目前依然没有盈利;微信(WeChat)目前也没有独立盈利。而据2014年3月12日的(华尔街日报)报道,里昂证券亚洲(CLSA)日前在一份报告中称,微信价值已经达到40亿美元,相当于WhatsApp收购价的3倍左右,超过了百度的估值。它们都是因为有巨大的想象空间。想象力是一块诱人的饼, 它的魅力在于超越传统的估值体系,可以从很远的未来给股票定价。
凡是具备想象力的题材,都是没有边界的;而没有想象力的题材,再大也是有上限的。比如10送10,业绩增值1000%,这种题材都是有上限的,根本没有想象空间;而上马新项目、技术革新、企业新产品诞生,这种题材是无法用过去来预计和衡量的,这就是具备想象力的题材。凡是具备想象力的题材,一旦炒作起来,都是“无法无天”的。重庆啤酒研发乙肝疫苗,这是巨大的技术革新,无论最后结果如何,都极度充满想象力。试想,一旦技术成功,其市场规模将是多么庞大和诱人,所以重庆啤酒仅仅靠这个题材就支撑股价从7元炒到82元。当年纳斯达克指数创新高,也是在互联网题材的引领下达到的,因为互联网更是想象力无边的题材。
想象力是题材最浪漫、最癫狂的气质,一旦某个题材拥有无限的想象力,它就会变得法力无边。
符合这四个标准的题材就是好题材、大题材。我们所说的震撼性题材,就是指革命性、新颖性,同时又说也说不清楚的题材,更重要的是还充满想象力,这种题材一旦炒作起来会很出格。当我们明白题材价值高低的时候,我们选择题材就得心应手了。按照震撼性来选择,以大级别的、新颖的题材优先,说不明白也没有关系,反正题材就是不能太明了,太明了的题材会很短命,炒作没几下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