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时间旅行会让我们无所适从。在一天中最冷静的时候,我们根本就无法预知自己在盛怒之下会作何反应。约翰•邓普顿爵士认为,“市场极度悲观时也是最佳时机”,但是当每个人都在绝望地抛售时,买进又谈何容易。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潜在方案就是“事先约定”。失去无拘无束的自由会给我们带来恐惧,但这也是我们避免理性被情感绑架的最佳方法。例如,约翰爵士始终是在冷静时分析股票的内在价值,然后按远低于市场水平的价格提交买入指令,即使市场清淡,他也不为所动,然后,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静观其变。
心理学家已经无数次地指出,我们根本就不善于预测自己未来的感受。比如,在饱餐一顿之后,我们根本就想象不到饥饿是什么感受。同样,在忍饥挨饿的时候,我们也无法想象到酒足饭饱的感觉。在冷静的时候,我们会保持清醒,一如既往;但是在热血沸腾、极度兴奋的时候,我们会把以前的计划抛之脑后。
假设你的工作是校对员。你可以自己确定期限,然后在最后期限到来时提交所有工作,或是按出版公司预先确定的期限开展工作。大多数自己确定期限的人都能按期提交:道理很简单,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按自己的速度,按时完成工作。但那些按预定期限工作的人,往往会出现更多的错误,而且准时性也较差。其他两组则表现出明显的拖延症。这说明,“率先约定”是防止拖延症和移情鸿沟的有效工具。
如上所述,约翰•邓普顿爵士在“极度悲观”情况下发出买进指令时,便采用了所谓的“事先约定”。约定在市价相对内在价值存在明显折价时买进,这样,即使是在市场惶恐不安时,约翰爵士依旧能做到不为所动,镇定自若。
利润警报是体现“事先约定”优势的另一个例子。如果你的关注对象是短期,那么,一旦股票发出利润等报,你就应该抛出。市场证据明确显示,发出利润警报的股票会保持一年左右的低潮(而且往往会发出更多警报)。因此,你应该立刻在出现利润警报时抛出股票。当然,我们不会这么做;我们会拖延,而且常常会在很长一定时间内不闻不问。而“事先约定”在发现利润警报时抛出则有助于避免这类问题。
我们所说的抛出。大多是指根据市场形势应该作出的抛出。实证研究表明,在出现利润警报的一年后买进股票往往是一个好办法。不过,在经历了业绩拙劣、投资者信心全无的一年做到这一点,似乎有点像疯人之举。在饥饿的时候,我们为什么想象不出酒足饭饱的感受是怎样的,而在饱餐一顿之后,却想象不出饥肠辘辘的感觉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人类根本就不善于预测自己在未来的感受。我们尤其不善于预测情感在不同情况下对我们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冷静的时候,我们会保持清醒,一如既往;但是在热血沸腾、极度兴奋的时候,我们会把以前的计划抛之脑后。这就是移情鸿沟,它左右着我们的情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