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价值股业绩的另一种压力测试,就是检验它们在“大萧条”时期的表现。我借用肯尼思•弗伦奇在其网站上发布的数据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检验。如图7-6所示,在大萧条时期,尽管价值股并不是好的投资策略,但成长股也好不到哪里,实际上,整个市场都在水深火热之中。现实很残酷,GDP减少了一半,你根本就不想持有任何股票(对我来说,这并不像火箭科学那么深奥莫测)。
图7-6 在大萧条时期,没人想持有股票(美国股市,假设以1929年12月的收益率为基数100)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布里奇沃特投资公司的最新研究结果证明,在经济萧条时期,所有股票的表现都无一例外地令人沮丧。他们指出:尽管个别公司与行业的收益能力相去甚远,但股票业绩的基本动力依旧是金融去杠杆化带来的风险溢价的扩大。就收益而言,一方面,业绩最佳的20家公司几乎秋毫无损地渡过了危机。在市场从1929年的高峰跌至1933年的谷底期间,他们的收益率几乎保持不变。另一方面,业绩最差的20家公司则一落千丈,其亏损绝对值甚至接近以往的最大盈利。尽管在收益能力方面差异巨大,但前20家公司和后20家公司的股票价格跌幅却极为接近,前20家公司的股价跌幅为80%,而后20家公司则为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