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已经坠落的理应被较赎,那些理应坠落的却在被膜拜。
贺拉斯,公元前20年
对于全世界的投资者而言,2008-2009年间,各大报纸头条令人沮丧惊恐,几个月来,到处充斥着“崩溃"、“股市急泻",以及“道
琼斯正在自由落体”等字眼,最后投资者不得不拿起电话,或者登录账户,下达卖出股票的指令。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是对方发出的一份邀请,这样的良机千载难逢。我们在成堆的陨落之星中细细挑拣,在曾经名动世界的公司中寻找物超所值的好买卖。
如前文所述,市场崩溃是产生“陨星”的三种情况之一,在我看来,它也最为有利可图。在2008年恐慌吞噬了整个市场后,许多本身并无缺陷,具有良好盈利前景的绩优公司的股票也被迫折价交易。一个投资者所需要的只是一套严明的决策机制,以便在他人出售时购进,具备鉴别潜力股的眼光,随后耐心等待势必会到来的股市回暖。
股市的起伏如同潮涨潮落,构成股市的机构和个人也随之被托起或抛落。2008年年底,网上流传着一则笑谈, 它显示了一个固若金汤的金融机构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价值的天差地别。
2007年,苏格兰皇家银行约以10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总部设于阿姆斯特丹的荷兰银行。仅仅一年之后,随着次贷危机爆发和全球银根的收缩,同样的1000亿美元即可买到以下银行或经纪公司:花旗需要225亿美元,摩根.士丹利需要105亿美元,美林需要123亿美元,德意志银行需要130亿美元,巴克莱银行需要127亿美元,甚至此外还有结余,还够买下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中的一两家。
并非所有这些公司,包括底特律汽车公司,有望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存话下来,所以它们并非都可被视做“陨星"。但如果我们对它们进行基本面分析,我确信在2008年金融风暴的废墟下,我们可以找到蒙尘的璞玉。在抛售狂潮中,一些世界首屈一指的金融机构的股票也被牵连在内,受到重创,这也昭示了周期波动和危机事件对市场定价具有多么强大的冲击力。
我们购进优质企业的股票,而后等待它们恢复或超过原来的水平,期待未来丰厚的回报。以下我列举的案例可称做临渊而渔的良机,它们也是历史上的陨落之星重现辉煌的著名实例。
迪士尼公司:危机后的振兴
1984年的迪士尼公司举步维艰,它的股价在过去几年中大致维持在每股30美元左右,但此时它的股价跌至历史最低点,为每股73美分。数十年间,公司创始人创作的卡通形象深入人心,同时为公司带来显赫声名,而今这些卡通形象眼见要付诸东流。
公司的股票过去也曾大起大落,这要归因于华特的冒险天性,比如,他能突发奇想地将农场改造成想象中的迪士尼梦幻乐园。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虽然迪士尼乐园和其他产品尚受欢迎,但公司的管理不当导致费用高居不下,利润堪忧,股东的利益岌岌可危。
迪士尼公司甚至被一伙绿票讹诈分子盯上,绿票讹诈指的是买进处于困境的企业的大量股份,迫使该企业以高价购回其股份,否则使用投票表决权免去管理层和董事会成员等人的职务,这在20世纪80年代十分通行,也被证实相当有效。但迪士尼公司董事会决定采用一个被称为“毒丸”的反恶意收购措施:即采取一系列行动降低自身吸引力,从而不再成为收购目标(例如,通过派发特殊红利稀释现金储量)。
迪士尼公司渡过危机,并聘得迈克尔,艾斯纳为首的管理团队,逆转;了颓势。艾斯纳带来了重组计划,购进了其他传媒公司,如美国广播公司(ABC),这也为迪士尼公司今后的多元化品牌奠定了基础,艾斯纳同时也为旗下的音乐、影片以及其他娱乐控股创造了交叉促销的机会。
1984~2000年间,迪士尼公司的股票稳固攀升,达到了每股41美元的高位。这对于在底部购得股票的投资者来说,确实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