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Wind资讯”。原标题为《银行业一个大消息,影响超出想象》。本文银行业估值主要针对A股。
分析人士指出,新政意味着经济没问题、不良率没问题,可以放心买入银行股;与此同时,新政也利好债券市场。而动态调节、拒绝一刀切、精细化监管将成为监管新趋势。
银行业传来一个大消息,影响的绝不只是银行业。
昨天(3月6日)下午,有媒体披露,银监会已发文,将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调整为120%~150%,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由2.5%调整为1.5%~2.5%。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对此表示,新政有利于加快处置不良贷款。
机构指出,新政意味着管理层对不良率有信心,可以放心买入银行股;与此同时,新政也利好债券市场。
业内分析认为,动态调节、拒绝一刀切、精细化监管将成为监管新趋势。
7号文来了
3月6日下午,第一财经记者从地方银监局获悉,银监会于2月28日印发《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银监发[2018]7号)(下称《通知》),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目前地方银监局已经收到上述通知。
《通知》的调整内容包括,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调整为120%-150%,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由2.5%调整为1.5%-2.5%。各级监管部门在上述调整区间范围内,按照同质同类、一行一策原则,明确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
7号文称,本次调整是为了有效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督促商业银行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真实反映资产质量,腾出更多信贷资源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银监会在7号文中表示,调整方式为,各级监管部门在上述调整区间范围内,按照同质同类、一行一策原则,明确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
其中,“同质同类”是指,各机构监管部门原则上应制定相应类别机构的差异化实施细则并及时印发实施。
“一行一策”是指,各机构监管部门和银监局按照通知和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单家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
各类机构实施细则及对单家银行的监管要求不能低于通知要求。确定单家银行具体监管要求时,应考虑以下三方面因素,分别是贷款分类准确性、处置不良贷款主动性和资本充足性。
红线为何下调
新政有利于加快处置不良贷款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6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银监会近期调整拨备覆盖率是由于过去几年银行经营状况较好,所以银行提了很多贷款损失的拨备,目前拨备水平达到全行业180%多,远超国际水平。
因此,能够适当地降低拨备要求。这也更有利于加快处置现在的不良贷款,同时也使银行有更多的资金实力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起到类似对冲去杠杆效果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接受澎湃新闻采访表示,前两年银行业盈利相对困难的情况下,提出降低拨备覆盖率,监管机构也在考虑这个问题,150%的监管要求也确实是过于审慎了,并不需要那么高;另一方面,在强监管去杠杆的背景下,很多银行的表外业务要做,需要转到表内来,有利于银行在表内业务上通过扩大发放贷款来支持实体经济,不良拨备率的监管要求降低,银行相对来说更愿意放贷,也能起到类似于对去杠杆的对冲效果。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对澎湃新闻表示,从国际比较的情况来看,我国的拨备覆盖率要求过高,不良贷款数据真实的情况下100%的拨备覆盖率要求已经十分充足,因此有下调的空间。
下调或与资本金压力急剧上升有关
九州证券全球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新政出台或与资本金压力急剧上升有关。
他认为,此次下调拨备率或许也与2017年开始的银行“表外回表”、资本金压力急剧上升有关。表外资产回表的最大困难在于,进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后,相当多的资产需要银行补充资本金,因此除不良外,增加了另一大块资本占用。下调拨备覆盖率有助于缓解银行资本占用,有助于银行表外资产顺利回表,这会降低“表外回表”的摩擦成本,有助于金融市场平稳过渡。
精细化监管将成趋势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此次新政的亮点在于逆周期动态调节机制和差异化管理机制。
“在经济下行、银行业不良贷款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采取逆周期动态调节的机制非常有意义,”董希淼说,“经济上行就多计提坏账准备,经济下行就少计提,这次文件可算作银监会迈出了建立逆周期动态调节机制的第一步。”
此外,董希淼认为,“一行一策”提现了差异化的管理机制,有助于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升信贷管理水平,提高不良贷款分类的准确性,加快不良贷款处置的力度,不断提升资本充足率,建立了一个正向激励机制。
业内人士指出,通过“同质同类”、“一行一策”这两个有针对性的监管概念,以及央行双支柱调控框架提出以来,越来越注重微观(个别企业和机构)层面的监管和宏观的结合都不难发现,精细化监管,点对点的管理将是未来我们监管体系的新趋势。
放心买入银行股
多家机构分析认为,拨备覆盖率及贷款拨备率监管“红线”整体下调后将释放大量银行利润。
同样以工商银行为例,2017年上半年该行实现拨备前利润25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在计提610亿元拨备后,实现净利润1537亿元,仅比上年同期增长2%。
Wind梳理过往数据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在2012年四季度达到295.51%的高点后,开始震荡下行,2016年一季度一度下滑至175.03%的低点。而从2017年二季度开始,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连续两个季度攀升,并在2017年四季度回升至181.42%。
实际上,已有多家上市银行出现拨备覆盖率不达标的情况。
Wind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共有4家银行出现过拨备覆盖率低于150%的情况,其中工商银行已连续7个季度低于150%的监管要求。
截至2017年三季度,A股上市商业银行中,有两家银行拨备覆盖率低于150%。其中工商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48.42%,浦发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34.58%。
而随着银行业绩的逐步改善,市场也对银行业充满乐观。
瑞信此前分析认为,工行过去连续7个季度的拨备覆盖率低于150%的监管限制,如果监管机构未有放宽拨备覆盖水平,工行的纯利有机会接近零增长,招商证券此前则判断,随着资产质量持续向好,工行逐季提升拨备覆盖率。
2017年三季度工行拨备覆盖率季度环比增至148.4%,距离补齐拨备缺口仅一步之遥。预计四季度工行拨备覆盖率将回升至150%以上的水平,对于业绩相互对标的四大行而言,此后逐步且持续释放业绩的前提条件便已成熟。
银监会2月份通报2017年四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表示商业银行资本和拨备充足。
中信建投证券曾发布研报分析,若以银监会数据为例进行测算,并对上市银行进行相应测算显示,拨备覆盖率下降,为银行腾挪出利润空间的范围在7%-25%不等。
截至3月6日收盘,A股上市银行多数收涨。
申万宏源指出,下调拨备要求是对经济信心和不良改善信心的确认,可以放心买入银行股。
1、我国监管的一贯思路是,对于已经不合时宜的监管要求,会在其不是核心矛盾的时候将其取消,150%拨备覆盖率底线和2.5%拨贷比迟早要调整,但并不会在不良风险高压时调整,“火上浇油”和“压力来临大面积松动底线”均不是我国银行监管机构的政策选项。当前,绝大部分银行拨备覆盖率均在150%以上,切换IFRS9新会计准则还会进一步提升拨备覆盖率,拨备覆盖率并不是当前银行面临的核心矛盾,选择此时调整,只证明一点:经济没问题、不良没问题。
2、要求银行更加严格确认不良符合当前的政策大方向,银行不良认定更严格、资产负债表更干净,利好银行估值。
3、松动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与表外回表内关系不大,表外非标资产质量好于表内贷款,回表并不会带来额外不良压力,此时松动更多源于前述管理层对经济和不良的判断。
4、银行板块观点:银行今年不良、息差、业绩改善的大趋势没有变化,前期下跌纯属业绩真空期中策略风格所致,板块估值已回到1倍18年PB左右,可放心买入。
重申银行“龙头搭台、拐点唱戏”策略:1)拐点首选上海、中信,2)龙头首选招行、工行、建行、宁波。
联讯证券解读称,银监在奖励“老实”合规的银行机构,预计可转回拨备规模大约在5500亿左右。
1、 主要内容是:银监将原有2.5%的贷款拨备率、150%的拨备覆盖率指标分别调整为1.5%-2.5%、120%-150%的浮动区间。
2、 具体实施上,银监会将依据资本充足率、逾期9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贷款比例、处置不良贷款占新增不良贷款比例三个定量指标及机构类别等定性因素,对各个银行制定不同的拨备监管红线。(“一行一策”、“同质同类”)
3、 发文的目的是什么?贷款损失拨备在银行的报表中属于成本项目,如果银行能够达到降低拨备覆盖率与贷款拨备率的要求,则可将原本属于成本项目的贷款损失准备从成本项转为利润科目,有利于提升银行的业绩表现。
4、 从三个定量要求来看,银监在奖励“老实”合规的银行机构,主要目的可归纳为两个:1)督促银行对不良真实分类,加快处置表内不良,提高银行内部的风控水平,降低银行面临的系统性风险;2)满足要求的银行,利润与资本金会有所增加,可缓解银行资本金不足的压力,减少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后顾之忧,也为未来表外资产回表创造了空间。
5、 影响有多大?由于银行不披露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比例与处置不良比例,因此我们依据资本充足率项目对上市银行做了简单的测算,发现如果只看资本充足率,各家上市银行基本都满足要求,可转回拨备规模大约在5500亿左右。
利好债券市场
受银监会大幅下调拨备红线消息刺激,昨天债市打破盘整格局,国债期货大幅收红,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创两个月新高,现券收益率明显下行,10年期国开活跃券收益率最低报4.88%,创该券两个月收盘收益率新低。
国债期货大幅收红,10年期债主力合约T1806收涨0.42%,5年期债主力合约TF1806收涨0.18%。银行间现券收益率明显下行,10年期国开活跃券170215收益率下行4.10bp报4.8875%,10年期国债活跃券170025收益率下行2.48bp报3.8350%。
九州证券全球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拨备率下调利好债券市场,其传导逻辑有两个:
第一,银行资本增加,银行可投资于信用债、委外的规模扩大,利好债券市场。
第二,银行资本增加,有助于帮助银行“表外转表内”,“表外转表内”能够顺利进行,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也将降低。
对于3月债券市场,主要不确定性包括:(1)机构改革方案落地,(2)财经领导换届,(3)大资管新规落地,(4)美联储加息、中国是否存款加息。
2018年债牛将现两阶段行情,第一阶段十年国债收益率4%→3.7%,第二阶段十年国债收益率3.7%→3.4%。(编辑:王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