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重工,它是国内余热锅炉行业的领先企业。产品种类居国内第一。市场占有率,在工业余热市场排名第一。公司订单饱满,在手订单是现有产能的2.9倍。预计2009年可实现产能翻番。再加上所得税从33%下降到高新技术企业的15%,以及受益于节能环保政策,对公司赢利无疑构成了多重利好。
该股2008年6月25日上市,其5分钟和15分钟K线均拉出了阳线(参见下图),呈现其志存高远。但市场毕竟是多元的。从该股首日的总换手88.10%,我们就读出此股“鱼龙混杂”的信息。其开盘60分钟的“分时换手”尽管都是“离标”正超,但在30分钟时,却超出223万股,显示市场中“离心力量”的存在。特别是其振幅:本来全天8.7%是再理想不过的,部偏偏于尾盘瞬间,被人抬升到了13.5%.虽只是刹那,却打破了和谐。尤其在首日下午的死亡时间窗口。
依照大机构主力意图,在下午2:15分时,已经向下振荡了2.38%(图示b点),也就是说,该主力因种种不顺手,已经为次日振荡洗筹做好了铺垫。却不料有“节外生枝”者,在临近收盘前,把股价再次推升到19.96元,大机构主力的算盘很明显在上市第一天就被打乱了。
如果细心加以研究,我们发现了该股这样一个特有现象:其第一笔成交换手为4.4%,第二笔为5.13%.两笔之和9.53%.按照我们的技术分析,其3分钟换手应为此两笔的倍量,且越大越好,才能说明实力机构的介入。
但该股3分钟换手仅仅14.30%,超2笔之和只有4.87%,似乎说明不了什么。但我们还曾指出过:若其第二笔呈现突然放大量时,往往也是一种重要的信号。比如与它同一天上市的另一只新股“彩虹精化”(002256),第一笔换手仅1.63%,第二笔换手3.26%.是第一笔换手的“倍量”。这说明了某些有较强实力的私募在集合竞价时并没有去试盘。
它们要先看盘中有无对手去抢买。一看没人介入,换手仅区区1.63%,它们马上来了神儿,立即重仓扫筹,使换手率和股价像离弦之箭,一下就射了上去。这第二笔换手的量若超过首笔许多时,我们就不能再要求它3分钟时的换手实现“倍量”了。尤其当第一、二笔之“和”是个很大的换手时。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真正关键:并不在于这个“量”有多大,而是说,当3分钟与“两笔之和”或者第二笔与第一笔换手间呈现为“倍量”关系时,通常在“放量”的同时,股价也会应声突起的!刹那间,股价早涨得距“开盘价”超过5%以上了。这里,就是要阐述的第一层意思,即“杀入资金的成本,有高低之差别”。
比如说,第二笔拉高的资金比之第一笔成交者,在价格上就不占优势。就说“彩虹精化”吧,虽然它当天被不明资金最高拉至涨幅近30%,走进了死胡同。尽管如此,在次日即便跌停,仍会有10%的获利空间。也就是说,首日介入的强力集团,绝不会是没有资金打开“跌停板”的。第二天只要向上稍稍一拉,仍会获利出局的。这就源于它资金的成本之低。再看“海陆重工”也是同样的道理。
虽然它的第二笔并非首笔的倍量,但股价却已涨了上去。如果说首笔介入的4.4%是私募和游资,那么,第二笔进去的5,13%其价格比之首笔的4.4%,显然就会相对“劣势”一些。前面说了,第二笔的力量若强盛,或许准备次日打压洗筹,但首笔游资为什么要甘于去“陪绑”呢?它们必会拼命向上拉抬(以便在第二天的较高价位卖出),这就出现了2点以后“冲高”的现象。它说明了一条道理:私募游资的成本偏低,第二天要拉高出局;大机构主力的成本偏高,它要从长计议,次日欲“打压洗筹”。
其实,这是新股炒作秘而不宣的一项“规则”。这可以从“海陆重工”第二天的表现“窥得一斑”。我们从其成交回报上看到:首日介入的银河成都同仁路、北京百万庄、东吴杭州湖墅南路的三家私募短线高手在拉高股价的过程中,胜利大逃亡(图示c点),有趣的是:另一批不明就里的低档次盲目“跟风”盘:海通上虞百官镇、国安上海打浦路、银河绍兴证券营业部又追高跟了进去。我们看到:第二天的股价在冲高之后,就调头向下,留下了带长长上影线的“射击之星“!
我们把次日大机构主力的炒作思路,称之为:“把游资放出去!" 因为,这些短线杀手在里头待着,会不时地干扰主力的战略部署,给它们点甜头,打发走了事!当把这些由于买价占优势的短线客赶走后,大机构主力要做什么?恐怕这已是“路人皆知”了吧?这就说到了我们本节的主题:“欲擒故纵”:主力想拉升本股,实现其获利的目标价位,它却首先必须纵容股价向下跌。
或者说,它还要向下力挫股价,重新沉淀筹码。用我们的话说,叫做“二砸见跌停”!即第2天(本股由于受到干扰,移到了第3天)要狂洗“震仓”。
概括以上所述,我们总结出“海陆重工“以下特点:
(1)股票的质地一定要好。要具备唯一性和垄断特征。上市首日,要有实力机构介入。如本股第一天便有一家机构“净买“人约占全部流通盘10%的股票。
(2)当大主力机构的计划被外力打乱时,要能读得懂它想做什么?它在做什么?这样,才不会像短线游资一样被赶下车,或是被“缺口“加“跌停“的“欲擒故纵“之术逼出局外,沦为日后只能“望涨兴叹“的看客。
(3)由于这种赢利模式具有“看似下跌,却非真跌“的特点,因而极具欺骗性。尤为严重的是,这种走势类型,占据了上市所有新股总数的38%(截至2008年6月底的统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悉、重视并掌握这种赢利的模式。我们只有“以迁为直”“后发先至”才能有针对性地避实击虚,战而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