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里有三个住在一起的老头,在2006年到2007年股市火爆的时候,他们都在股市里投了资。老贾最早被称为“股神”,他坚信“短线是金”,从行情启动到2007年5月,追涨杀跌了上百只股票,隔三差五就赚一点。
同住的老王却看不起他,说他赚的钱还没给交易所缎的税费多。老王信奉的是美国老太太长期投资可口可乐的理念,不仅要赚差价,还要坐等分红。虽然他的股票大半还被套着,但是这老先生并没有自暴自弃,到2007年5月,他不但成功解套,而且赚了两倍。
养老院里崇拜老贾的老头老太太们一下子变成了老王的拥夏,这把老贾气坏了,含沙射影地指出某人当年最看好的一只长线股,早在几年前就已经退市到三板了。
于是,马上有人对“王氏长线投资”的可行性产生了怀疑,大家查资料后吓了一跳,发现居然有几十只熟悉的股票都去了三板,目前股价仅刹几毛钱。并且就在老贾和老王论战后不久,股市暴跌,短线损失惨重,长线也差不多玫回成本价。
这时,老钱却赚翻了。老钱不像老贾和老王念过大学,只是被他儿子接进城来享福的,他在2007年8月份买了500股“伤心股”,几乎是入市就被深套,老贾和老王纷纷劝他卖掉,老钱却觉得还有转机。结果股改复牌之后,老钱的股票竟然基涨了10倍,他当时立刻抛出,算下来净赚8倍。
老贾和老王目瞪口呆,纷纷向老钱请教选股的秘诀,老钱愁厚地说:“那家公司离养老院就两条街,每次股东大会我都会去看看,乍看那公司好像没赚什么钱,但我听他们说公司未来的发展思路,还是觉得有道理的,就买了。”
像巴菲特那样投资,自然可以极大地增加获利的可能,但是一般的投资者没法像他一样对各个行业都有所了解,也没办法对所投公司作出彻底的调查。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参考彼得·林奇的思路,从身边发掘值得投资的股票,培养自己的眼光。
就投资市场而言,有些人可能会比较信任电脑给出的数据和预计走向,喜欢用专业知识和理论储备来作出决策,这可能要求投资者具有比较高的学历;也有些人更喜欢自己去发掘有价值的投资产品,把钱放在自己可以接触到的公司.切实把握住公司的价值,这就需要投资者有精准的眼光。
事实证明,投资的书每个人都看,投资知识每个人都学,越来越多的高学历投资者涌人市场,可该赔还是赔,该被套牢还是被套牢。反观那些眼光独到,口光长远的人,往往能够在股市中挖掘到理想的金矿,所以对于成功的投资者,长期观察锻炼出的眼光会比一张文凭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