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抵御通货膨胀和税收影响的能力
通货膨胀是投资者最大的敌人、是一条企业巨大的蛀虫,他不管企业死活,每天都会无情地吞噬掉企业巨大的资产。假如一个投资项目无法战胜通货膨胀,就是失败的投资、就是没有意义的,唯有增加购买力才是最重要的。
通货膨胀是政府的游戏,他是让你用通货膨胀前的价格卖给他通货膨胀后的商品和服务,政府其实找到了一种骗取你货币价值的途径。这损害了我们投资者的利益。如果我们坚持持有美元,他们会损失掉和通货膨胀水平相当的价值。巴菲特相信,通货膨胀会时常发生,原因是相对应的通货紧缩对我们的政客而言就是政治自杀。如果你的收入固定,或者购买了长期债券,或者你把钱放在家里,你的真实财富有可能是减少的。那些不得不贷款的金融机构或公司学会了如何利用通货膨胀来获利。他们今天向你借了一笔钱,承诺在未来通货膨胀后的美元还给你,银行这样做,保险公司也这样做,房地产开发商和大型制造商都是如此。
当然,对应通货膨胀的就是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发生在价格下降之时,听起来很好,不是吗?东西变便宜了。问题是你的薪水也下降了,同样你的房屋价值也下降了。但是,如果你借了50万美元买了一座新房子,你就会突然发现你的薪水已经下降到无法支付抵押贷款的程度。于是你的麻烦来了。银行取消你的房屋赎回权,但由于房产价格也在下降,银行最终会损失货币,因为他无法收回借给你的钱。如果这样的情形屡次发生,银行就会变得没有偿付能力,从而最终破产,那些投资银行的人也会失去他们的财富。如果太多银行破产,太多的人失去财富,那么国家就会陷入严重的经济萧条。经济萧条意味着大规模的失业,人们无家可归,排队买面包,饿着肚子投票。政客们开始失去工作,这正是政客们最痛恨的事情。因此,如果在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之间选择,那些政客通常会选择通货膨胀。
你也许会问政府是否真的可以这样选择。一般情况下,通货膨胀是由增加货币供应量引起的,回到货币供应量由一个国家拥有的黄金数量决定的年代,要让经济发生通货膨胀就必须增加黄金的供应量。但是想在一夜之间通过增加黄金供应量来增加货币供应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你不可能印刷更多的黄金。但是,在你的货币是由纸币够构成时,你就可以开动印钞机了。既然通货膨紧缩意味着政治和经济的毁灭,如果要做出选择,那么政客们通常会选择能带来让人感觉良好的虚幻财富的通货膨胀。
巴菲特发展了一个理论,他认为投资那些具有消费垄断力量,只需要少量资金就可以维持运转的公司可以从通货膨胀中获利。投资这些企业,通货膨胀可以使你获利,并且让你发财致富。
通货膨胀意味着价格上升,商品类企业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当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时,增产会导致企业采取降价策略以刺激需求,这种情况下,生产成本有时会超过产品价格,企业因此亏损。这常常又使企业减产,直到过量需求消失。然而,这需要很长时间,需求和供给规律的确会发挥作用,但不是一两天就能起效。与此同时,企业亏损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生存能力越来越弱。
对于一家普通商品企业而言,由于市场竞争的存在,很有可能出现生产成本随着通货膨胀而提高,但产品的市场价格却不断下降的情况。而那些具有消费垄断性质、真正优秀的企业能够根据通货膨胀的情况自由提升产品价格,而不会遭遇产品需求下降,这样的话,不管通货膨胀多么严重,企业都可以获取丰厚的利润。
税收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是时候的事情,但对于巴菲特而言,他们在投资选择以及持有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一个企业上缴所得税之后,他可以做三种选择:支付股息、留存收益并将其投入到现存资产中或者是两者都做。但是,如果公司保留了盈余,那么个人所得说就可以避免了,认识这个很重要,虽然寥寥几字。
税收是硬币的另一面,若达到5%的收益率,收入所得税可以减少5%中的31%,这意味着最终只有3.45%的收益率。也就是说,在一个通货膨胀为5%的世界里,缴纳个人所得税之后,我们每年将损失1.55%的购买力,情况同样不妙。因此在5%的通货膨胀率和31%的收入所得税率的情况下,我们每年至少需要7.2%的投资收益率来保持平衡,这样我们的财富才不会缩水。巴菲特相信,政客们会不断试图使经济发生通胀,同时提高税率,因此,比较起来,普通股票无疑是最理想的保护或者对通货膨胀的对冲,但在这一点上,他们比现金或者债券对投资者更有用。总之,如果你想提高实际购买力,那么你的投资收益率至少要与通胀率和税率相当。
通胀预期升温,企业盈利如何
近期通胀水平在人民币汇率、贸易关税、国际油价、疫情水灾的干扰下或将出现上行势头。回溯历次通胀期间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企业运行效益在通胀初期得到改善,在高通胀阶段出现向下拐点。资源品业绩几乎与PPI同步变化,中游制造业和下游消费服务业的盈利情况更依赖于成本转嫁能力。
通胀初现,原因何在?2014年以来通胀水平一直处于较为温和的态势,7月CPI指数同比增速超出预期,剔除食品和能源后的CPI同比与上月持平,说明经济运行中的核心需求保持相对平稳。但是近期对于CPI的干扰因素较多,如人民币贬值和贸易关税上调可能带来输入性通胀、国际油价中枢上移、寿光水灾和猪瘟疫情带来蔬菜肉类价格上涨、多个一线城市房租上涨等都对于通货膨胀带来较大的压力。
企业运行效益在通胀初期得到改善,在高通胀阶段出现向下拐点。在通货膨胀前期,工业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均随着通胀的温和上行而发生改善;随着通货膨胀持续走高或发生恶性通胀(CPI突破3%达到5%或更高),企业运行效益则会提前达到阶段性高点,收入和利润增速会随之出现向下拐点。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当宏观经济处于复苏阶段时,企业开始进行新一轮的资本开支扩张,产业链上游工业原材料涨价,PPI提升将直接带动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改善。公司的多余产能将得到利用;若CPI加速上行,那么中下游企业不得不去承担日益增高的成本,大多数公司毛利率将受到挤压,业绩改善将在高通胀阶段中止。目前CPI即使上行也处于温和通胀的初期阶段,一定程度的通胀对于企业的收入和盈利增长有一定的正向驱动作用。
面临通胀,不同行业业绩变化不一。上游原材料的盈利改善基本上与PPI同向变化,当工业品价格上涨时,资源品行业的收入可以立即做出正向变动;采掘、有色、钢铁等传统周期行业的生产成本和生产费用相对比较固定(主要集中在机器设备等固定资折旧等,固定资产在CPI上行阶段具有较强的抗通胀属性),在收入发生改善时毛利率和ROE随之上行。中游制造业的盈利改善取决于成本转嫁能力。随着上市公司集中度提升,部分制造业(如汽车和机械设备)公司的供给端持续优化,去产能效果逐步体现,龙头公司在行业内的议价能力不断增强。不能有效转嫁成本的中游制造业将会受到上游材料成本压力和下游销售价格的相互挤压,利润从中受损严重。而对于大部分行业而言,产能出清以及向龙头靠拢是大势所趋,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胜出的龙头企业将会拥有核心竞争力去承受成本压力并且成功将其转移给下游消费者承担。消费服务和医疗保健行业的净利润增长略领先于CPI上行。当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涨价趋势传导至下游的过程存在一定的时滞,这些行业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PPI上行带来的通胀预期,并通过产业调整和产品优化来适应通胀带来的外部风险。另一方面,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医疗器械、化学制药等细分领域的产品对于消费者而言是刚需,在商品市场上的需求弹性非常小,即使价格上涨也不会对消费者的需求造成致命冲击,自然而言这些企业可以将成本压力转嫁到消费者群体中,从而保证本行业业绩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