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
反身性理论是索罗斯最主要的投资理论,对于读者来说比较难理解。所以这里做一简单介绍。
索罗斯所说的反身性,其英文是Reflexivity,是指投资者和市场之间发生的一种互动影响。
索罗斯认为,投资者要想“正确”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只能以“偏见”进入市场,所以,你如果要想了解金融市场的动力,关键是要了解投资者都具有哪些“偏见”。如果这种“偏见”只是一部分人具有,那么它的影响力就比较小二可是,因为不同投资者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当这种“偏见”变成“流行偏见”时就会成为一种主导观念,在市场中产生羊群效应。
而这时候索罗斯的做法是,他会在将要“大起”的市场中投入巨额资本引诱投资者共同地狂热买进,把本来属于一小部分人的“偏见”放大成为“流行偏见”,从而顺手牵羊掀起羊群效应,带领价格走向疯狂。而当行情即将崩溃之时,索罗斯再带头抛售做空市场。因为在市场到达顶峰时总是不堪一击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恐慌性抛盘并进一步加剧市场下跌直至崩盘。这时候索罗斯就可以从这种大起大落中赚取巨额投机差价。
从实践中看,索罗斯的主要投资获利,确实是利用这种反身性理论来寻找市场与现实的脱节,从而掀起惊涛骇浪,直接冲击一国金融市场,从中浑水摸鱼。
当代学术研究认为,索罗斯的这种反身性理论既没有办法证明它是正确的,也没有办法证明它是谬误的,只能说索罗斯把这种理论运用在金融投资实践中“所做的预测大多数是成功的”。或许,索罗斯称他这种理论为“金融炼金术”,本身也多少表明这些理论是注定充满神秘色彩的。
言归正传,可惜的是,由于索罗斯当时家境贫寒,急需要用钱,而波普尔也一再劝说他不要放弃自己的前途。因为在波普尔看来,索罗斯的祖国匈牙利本身就是个封闭社会,索罗斯的家庭又根本支持不了他继续攻读哲学博士学位,继续研究“开放社会”理论,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先从事一份颇有前途的经济工作或金融工作更实惠,这对他来说是最有用的。他相信,凭索罗斯这样的勤奋好学,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
但索罗斯显然并不死心,毅然去了一趟犹太人救济委员会。对方说救济金只能发给失业人员,学生不在这个范围内,可是对于索罗斯来说,学生同样没有工作,同样需要得到救济。但这不是他说了算的事。
后来他勤工俭学去当铁路搬运工,一不小心折断了腿,虽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他总算“不是学生”身份了,所以强忍着去救济委员会讨一口救济粮吃。
他拄着拐杖,夸大其词地说自己已经陷入绝境(实际情形也差不多),才终于得到一点帮助。这既反映了他在1944年全家逃难时学到的狡黯和智慧,又使他更加看清了现实:赚钱要紧,不能继续读书了。
或许,这段经历也是他后来决心从事慈善事业的真正原因,因为他亲身体会到那些绝望的穷人是什么滋味,他决心要帮这些穷人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