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危机的重要导火线
沈联涛回忆说,1996年他在日本东京参加会议时,有位在日本大藏省就职的好友就问他,如果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到了150:1,港元是否会放弃盯住美元政策?当时他听了觉得这个问题确实有意思,只是没有往引发亚洲金融危机这方面上去想。
日本实行零利率政策,迫使日元纷纷以银行贷款、债券投资、官方援助等形式大量外流,其中流入地最多的是与日本经济关系密切的亚洲国家,这为后来亚洲经济泡沫的形成和索罗斯引爆亚洲金融危机创造了条件。
那么,日本为什么要鼓励资本外流呢?说到底是为了防止国内发生诵货紧缩,防止日元汇率的过度高估。明显是为自己,而不是为了帮助国际投机者和国外企业“节省”利息支出。
从实际情况看,日本1995年1月17日发生了神户大地震,随后在3月20日至4月19日期间日元兑美元汇率达到80:1的峰值,然后开始贬值。
不用说,日元贬值会刺激出口,带动经济复苏。与此同时,因为日元开始贬值了,所以日本国内银行就利用这一时机开始回收国外贷款。
由于日本国内对形势发展过于乐观,1997年4月把增值税税率从原来的3%提高到5%,一下子就把经济拖入严重衰退,并一直延续到1999年。
上面已经提到,日本的经济总量超过亚洲其他国家总和。所以日本经济严重衰退必然会影响到亚洲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这时候这些国家中普遍存在的资产价格泡沫就无法继续膨胀,到了不得不破灭的时候。为什么?因为这些原来从日本流入的资金现在要撤走了,泡沫还不加速破灭吗?
这个规模有多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1996年到1999年间,日本银行在发生亚洲金融危机的五个国家中收回474亿美元贷款,1995年到1999年间在东南亚地区共收回1925亿美元货款(其中主要在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日本银行的大量撤货,使得这些亚洲国家发生了急剧信用紧缩,从而成为爆发亚洲金融危机的重要导火线之一。
从这个角度看,索罗斯在这其中所起的作用,就是看准时机发动金融攻击,加速这些泡沫的破灭。
日本资金的撤走对这些东南亚国家的影响有多大?以下一组数据基本上可以说明问题:
1995年到1998年间,日本在东南亚国家的海外贷款大约有2600亿美元之巨,而当时日本银行之间的目标利率与美国联邦基准利率之差大约为5%。也就是说,这些东南亚国家从日本借入的资金每年要付出的利差支出大约是130亿美元,三年就是390亿美元。再从汇兑收益方面看,在这三年中日元兑美元贬值了差不多一半,这就意味着这三年间日本从这2600亿美元的海外贷款中获得了差不多1300亿美元的汇兑收益。两者结合起来看,意味着这三年间日本从套利交易中获得了1690亿美元的好处。
日本从中获得的好处,换个角度看也就是其他东南亚国家的苦处。
经过以上一系列分析可以看出,索罗斯巧妙地利用了日本在整个亚洲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牛鼻子”作用,借力打力,轻而易举地就引爆了亚洲金融危机。这一做法表明,在他心目中,日本才是引发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源,他只不过是发现了这一秘密并很好地利用了这种“杠杆作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