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对七普数据的十点看法:
1、总人口14.1亿人,人口增长放缓,进入低速增长。根据我们的研究,“十四五”时期中国人口将陷入负增长。中国人口形势,最重要的问题是结构,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三大趋势加速到来,在“十四五”时期扑面而来,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灰犀牛之一。(参考《中国人口报告》《中国生育报告》《中国婚姻报告》)
2、2010-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老龄化加速到来,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相比美欧日,我们有计划生育政策因素,人口政策经历过从鼓励到计划的大幅转向。1962-1976年的婴儿潮人口加速步入老龄化,退出劳动力市场。我们前面享受了多大的人口红利,后面就要背负多大的老龄化负担,我们正从过去几十年的人口红利期转入人口负担期。未来养老负担、社保支出和政府债务将大幅上升,其严峻程度将会超过绝大多数人的认知。未来医药、养老、医疗等行业都是大赛道。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韩国等亚洲发达国家的老龄化比美欧更严重,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韩国最新的综合生育率已经降至0.8(联合国的代际平衡黄金综合生育率是2.1),可能跟美欧移民政策比亚洲更开放有关,但是欧洲的大规模移民涌入带来了社会治安变差、种族冲突、社会撕裂、白人比重大幅下降等新的问题。(参考深度报告《美国人口报告》《日本人口报告》)
3、2010-2020年,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79个百分点。劳动力人口加速减少,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挑战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下降。如果不作出改变,我们依靠日益严重的老龄化人口结构能否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4、2010-2020年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有对比基数原因,2016年放开全面二胎。2016-2019年新出生人口从1786万持续大幅降为1465万。公安部数据显示2020年新生儿登记数仅1003.5万,较2019年大幅下降约15%。多地披露不当地出生人口较2019年下降10%-30%。这也就意味着2016-2020年,年出生新生儿下降了700万左右,未来还在继续下降,跌破1000万可能就在近几年。
5、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男比女多3490万,农村光棍和城市大龄剩女现象日益突出。
6、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人口继续向都市圈城市群集中,房地产的人地错配、供求分离现象日趋严重,尽快推动人地挂钩和金融稳定的住房制度改革,任重道远,共识还未形成。
7、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受教育程度大幅提高,从人口红利给转向工程师红利。但社会阶层流动放缓,富二代穷二代现象突出,寒门难出贵子现象突出,名校录取中来自农村和寒门的比例持续下降。就像中国香港年轻人被一套房子绑架一生,高房价抑制了社会阶层流动和年轻人奋斗的梦想,1998年中国住房制度改革学的是中国香港、中国香港学的英国(参考畅销专著《房地产周期》《全球房地产》)。加大教育投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动人地挂钩和金融稳定的住房制度改革等日益重要。
8、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2484万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流动人口增长69.73%。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户籍制度改革、人地挂钩、公共服务公平化等日益重要。
9、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家庭户规模继续小型化,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户籍制度改革不到位、年轻人不婚不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10、七普数据表明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加速到来,放开生育刻不容缓,实在不行先放开三胎,加快构建生育支撑体系,让生得起养得起:实行差异化的个税抵扣及经济补贴政策;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大力提升0-3岁入托率从目前的4%提升至40%;进一步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加强保障非婚生育的平等权利;加大教育医疗投入,降低抚养直接成本。同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打造高质量为老产品和服务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加快推进国资划转社保补充缺口;适时适当推迟法定退休年龄。
是该重视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的新形势新趋势了!是该形成共识了!是该全面放开生育了!这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以及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幸福。做客观专业、有情怀、有温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