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证券金融市场上,怎样才能准确地判断出大市趋势行情,及时把握市场行情变化的脉搏,是每位投资者追求的目标。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正确地判断趋势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典型的图例。
图1-1是一种典型的头肩顶形态,是在一轮上升的趋势行情过程中形成的。按照传统的方法分析,当行情跌破颈线时(图中B所示),说明大市趋势明确转向了,这是一种成功率较高的分析方法。但是,这样来分析行情过于滞后于市场行情的变化。
图1-1典型头肩顶形态示意图
于是,我们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一:我们能否在行情从A向B运动过程中,就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出大市上升趋势转向了呢?
问题二:我们能否在A点之前就判断出大市趋势行情即将转向,并且预知未来行情的运动规律呢?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传统的理论是无法解释的,这需要我们进行理论创新,用最先进、最实用的思想方法来武装自己,这就是气势理论创立的原动力。
我们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
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先观察几张趋势明确的行情走势图,如图1-2、图1-3所示。
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大市趋势行情是波动前进的。在大市趋势前进的过程中,有两种波浪:一种是推动趋势前进的波浪,我们称之为推动浪;另一种是对推动浪进行调整的波浪,我们称之为调整浪。它们共同组成了大市趋势行情。大市趋势之所
图1-2大市趋势行情走势图(一)
图1-3大市趋势行情走势图(二)
以能够波浪式前进,推动价位向前发展,产生价位质的飞跃,完全是由于推动浪促成的,因此“推动浪方向就是大市趋势的方向”。这个原理极其重要,是气势理论的基石,是我们判断大市趋势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我们正是根据这一原理来确定大市趋势方向的。
那么,如何来判断推动浪呢?我们先来比较下推动浪和调整浪的特点及区别。
在大市趋势运动过程中,我们发现,推动浪的幅度大,速度快,反复少,气势强,通常放量,行情表现为强势进攻的特点,气势强劲是推动浪的最重要的特征。在日K线形式上,上升推动浪往往会出现一根大阳线,下降推动浪往往会出现一根大阴线,在分时图上表现为单边强势上涨或单边强势下跌,如飙升行情或跳水行情。而调整浪行情正好相反,速度慢,幅度小,反复多,气势弱,形态复杂多变,通常缩量。这正是我们区分一个波浪是推动浪还是调整浪的依据。
物理学上,速度=距离/时间,在这里则是速度=幅度/时间,由于A→B的幅度大于B→C的幅度,而推动浪与调整浪通常在时间上相当,这就说明了A→B的速度快于B→C的速度,也就是说推动浪的速度往往较快,调整浪的速度一般较慢。
关于反复的问题则是微观方面的规律,比如,我通常用分时图或短周期的K线图进行分析,如果形态形成单边的走势,则表明反复小;如果形态上表现为反复波动,时上时下,毫无规律,则表明行情的反复较多。推动浪的反复较少,而调整浪的反复则较多,这是实践中发现的微观规律。
所谓气势的强弱则是来自于投资者的通常说法,比如某只股票上升很快,很有力道,就说明这只股票的上升气势很强;反之亦然。对于股票来讲,上升推动浪通常放量,下降推动浪通常缩量的;对于期货来讲,不管是上升推动浪还是下降推动浪都会放量的,而调整浪通常都是缩量,成交相对清淡。推动浪最主要的特征是,往往产生根或几根大阳线(或大阴线),打破原有的趋势状态或突破重要的价格区域,促使价位区间产生:一个质的突变。当日常波动波动前进的气势很强时,形成的小趋势就可能为强势小趋势;若小趋势为强势时,形成的中趋势可能为强势,即可能为推动浪行情,这正是我们从微观方面判断推动浪的方法。
观察图1-1,我们发现:从A向B的运动过程,这一波浪的幅度大、速度快、反复少、气势强劲,具备推动浪的特征。依据“推动浪的方向就是大市趋势的方向”这个定理,因此我们可以说,原先上升趋势从A向B的运动过程中行情已经明确转向了。于是,我们也就回答了上面的第一个问题。
以上判断推动浪的方法只有针对已经形成了推动浪才能判断出来。我们还可以在推动浪产生之前判断出推动浪,这要结合下一节的趋势“强度”来分析。比如,当一轮上升趋势的涨幅已经很大时,这时上升的气势由强转弱,预示后市行情即将转向,将会产生下降推动浪行情,一旦行情产生了大阴线,我们就可以立即判断出产生下降推动浪行情,进而说明产生了一轮大市下降趋势(见图1-4)。
图1-4上证指数下降推动浪走势
图1-4中箭头所指是2004年4月9日,上证指数产生的第一波下跌推动浪行情。在1783点之前,由于行情上升气势由强转弱,我认为离顶不远了,时时保持着警觉,并且判断一旦行情转向,必将产生暴跌行情。当4月9日向下产生一根大阴线时,它打破了上升趋势状态,我立即判断它是下跌推动浪行情,后市果然形成了一轮漫漫的熊市行情。图1-5是后市实际行情图。
图1-5上证指数下降趋势行情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推动浪,我们举例如下:
图1-6海油工程(600583)上升推动浪走势
图1-6中箭头所指是海油工程(600583)2005年1月25日K线图,表明向上产生的推动浪行情。箭头所指大阳线突然向上发力,打破了原来的调整状态,表示向上产生了推动浪行情,后市果然大幅上升。
图1-7盐湖钾肥(000792)上升推动浪走势
图1-7显示盐湖钾肥(000792)经过调整后,于2007年3月23日向上放量产生了一根中阳线,说明产生了上升推动浪,进而说明向上产生新一轮大市上升趋势行情,后市果然大幅上涨。
图1-8中箭头所指是2007年“5·30”行情。在垃圾股泡沫不断积聚时,财政部突然发布证券交易印花税上调到3%o的重大利空消息,导致市场大幅低开并且暴跌,产生一个缺口性的下跌推动浪,大多数个股连续跌停。
图1-8上证指数“5·30”行情
图1-9上证指数“9·11”行情
图1-9中箭头所指是中国股市2007年“9·11”行情,上证指数暴跌了241点,我认为这是下降推动浪行情,表明上证指数的上升趋势明确转向,后市将会产生下降趋势行情(此次判断结果出现了错误,强势下跌为强势调整浪行情,并非下降推动浪)。后市行情继续上升,见图1-10。
图1-10中国股市“9·11行情
图1-11上证指数2007年10月18日K线图
图1-11中箭头所指是上证指数2007年10月18日K线图,向下产生推动浪行情,我上午10点及收盘后分别写下即时评论:“大牛市行情结束,建议不论盈亏全线空仓,6124点就是历史的顶点!”事实证明,大牛市行情果然结束了,进而产生了一轮漫长的大熊市行情。
图1-121999年“5·19”行情走势图
图1-12是1999年“5·19”行情,上证指数向上产生的第一波上升推动浪。当日下午我发现,上证指数的分时图单边上涨,气势很强,立即确定行情明确转向上升。由于上升气势极强,预计后市会大幅上涨,事实上后市行情果然强势上涨,一个多月时间,行情涨幅近70%。
图1-13上证指数2004年“9·14"行情
图1-14盐湖钾肥(000792)上升推动浪
图1-13中箭头所指是上证指数2004年的“9·14”行情,上证指数在利好消息的作用下向上产生了推动浪行情。后市果然出现一轮上升趋势行情。
图1-14是盐湖钾肥(000792)于2004年9月17日向上产生的推动浪行情,后市行情果然大幅上升。
图1-152005年9月21日上证指数K线图
图1-15中箭头所指是2005年9月21日的上证指数K线图,行情快速下跌并打破了上升趋势,我在网上发帖分析,大盘行情明确转向下跌,建议出局观战,后市行情果然大幅下跌。
图1-16中箭头所指是海虹控股2004年11月24日K线图,出现缺口下跌并产生了一根大阴线,形成下跌推动浪行情,预计后市大幅下降。果不其然,后市行情证明当时的判断是正确的。
图1-16海虹控股(000503)2004年11月24日K线图
图1-17上证指数2008年1月15日K线图
图1-17中箭头所指是上证指数2008年1月15日K线图,由于此前的上升趋势为弱势行情,当大盘行情盘中出现快速下跌产生小阴线时,我认为大盘行情很可能会转向下跌,并且预言,一旦下跌将会出现暴跌行情,翌日行情果然如此(见图1-18)。
图1-18上证指数2008年1月16日K线图
图1-18中箭头所指是上证指数2008年1月16日K线图,在“平安天量增发”利空消息的作用下,大盘出现缺口下跌,跌势强劲,且收一根大阴线,表明大盘趋势明确转向下跌,且下降趋势气势强劲,预计后市行情将会大幅下跌(见图1-19和图1-20)。
图1-19中箭头所指是上证指数后市行情实际表现图(截图至2008年2月15日10:00)。
图1-19上证指数2008年2月15日10:00之前走势
图1-20上证指数2008年8月11日14:15之前走势
图1-20是上证指数后市实际行情图(截图至2008年8月11日14:15),并且预计大盘行情将会向下再创新低。结合宏观因素和股市泡沫分析,我判断最低点可能出现在1840点附近。(后面章节中有详细的阐述)。
以上几个图是用推动浪来判断大市趋势行情的实例。事实证明,用推动浪研判大市趋势是十分简单有效的方法。在实践中,我们还需要结合原来的大市趋势的幅度、气势强度的变化、波浪的数量、黄金分割率以及转向K线等参考分析,有助于区分反向推动浪和调整浪行情。
需要说明的是:原来的大市趋势行情是上升的,一旦产生下降推动浪,说明上升趋势明确转向了,将产生一轮下降大市趋势行情;原来的大市趋势行情是下降的,一旦产生上升推动浪,说明下降趋势明确转向了,将产生一轮上升大市趋势行情。也就是说,反向推动浪是原来大市趋势行情的“转折点”。在大市趋势前进的过程中,只要没有明确产生反向推动浪,原来的趋势“状态”没有发生改变,那么行情将沿着原来的趋势方向继续前进。其最大的好处是,不需要预测行情。不预测也就不会犯错误。什么时候产生了反向推动浪,我们就什么时候改变交易策略,这样才能与市场实现最大程度的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