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CPI上涨幅度仅有0.5%,涨幅比上月大幅回落1.2个百分点。如果不采取措施,中国CPI是否会出现同比负增长的“通缩”现象?实际上,如果按照一般性的物价控制目标,CPI同比涨幅小于1%,就可以基本认定物价已经进入“通缩”区间。那现在同比涨幅0.5%的过程是否属于“通缩”?而且,如果从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之后的核心CPI看,其同比涨幅上个月已经是0.5%,10月份依然是0.5%;去除翘尾因素的影响,新涨价影响仅约0.1个百分点。
CPI涨幅同比回落的原因较多。据国家统计局分析,其主要原因还是受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翘尾因素减少以及猪肉价格由升转降的影响。从具体数据看,中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2%,环比回落了5.7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49个百分点。在食品中,鲜菜、牛肉和羊肉价格分别上涨16.7%、7.0%和3.6%,涨幅分别回落0.5、2.0和1.8个百分点;猪肉价格在连续上涨19个月后首次转降,下降2.8%;鸡蛋、鸡肉和鸭肉价格分别下降18.3%、13.2%和6.5%,降幅分别扩大0.6、4.1和1.8个百分点。
非食品价格持平。其中,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5%;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1%;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9%,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17.4%和19.1%。
整体看,基于前期长时间食品、尤其是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由此拉动CPI上涨较快。但现在,随着猪瘟消退,猪肉价格大幅回落,CPI也随之回落,应当说,物价形势难言乐观。从历史情况看,中国CPI涨落与食品价格波动密切相关,而核心CPI一直相对稳定,不过未来“通缩”可能性较大。
从PPI同比数据看,依然是负增长,降幅2.1%,降幅与上月相同,依然维系在了“通缩”的区间,生产资料价格和生活资料价格“双降”情况持续。其中,生产资料价格10月份同比下降2.7%,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5%。
当然,不是没有亮点,比如PPI降幅有所收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5.5%,收窄2.0个百分点;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价格下降5.4%,收窄0.1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30.4%,降幅扩大了4.2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18.5%,降幅扩大1.6个百分点。此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2.9%,涨幅与上月相同;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由平转涨,上涨0.3%。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上涨1.9%,涨幅回落2.0个百分点。一部分工业原材料价格跌幅减小或开始出现小幅上涨,这说明中国工业生产恢复正在持续。
从国际市场看,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等一些基础能源、原材料价格近期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而且铁矿石价格涨幅较大。这会不会影响中国未来的CPI走势?这是一个疑问。但影响CPI最大的因素应当还是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以及绝大多数的消费品生产产能过剩,这两大因素会在未来较长时间压抑全球需求,并抑制CPI涨幅。在此背景下,适度宽松货币刺激需求还是非常必要的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跨周期”设计,让政策效果针对更长远的未来,这是创新也值得肯定。但是,货币政策无论如何不该忽视、更不该放弃短期的“逆周期”调节手段。其实应当肯定,积极财政政策长期过度使用,则难免出现“国进民退”的后果。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只手和谐调节”,让略显宽松的货币政策去激励中国民间的主动投资,强化中国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