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同时告诫哥伦比亚商学院的学生,最不能打探消息的地方就是华尔街。他以自己为例,最早在华尔街上工作时,常常有人今天介绍这只股票,明天推荐那只股票,到最后他发现只要听人家的基本都要亏钱,因为“思维都被这些五花八门的信息源搞乱了”。相反,当他静下心来看资料独立分析判断后,多半都能赚钱。
罗杰斯对内幕消息是有切身经验的,此前他一直坚持凭借对市场的独立判断令“量子基金”揽金无数。但随后发生的涉嫌内幕交易等不光彩的事情令他蒙羞,离开“量子基金”的同时,他痛感监管法规约束内幕消息的重要性。
他很清楚在永远弥漫着利益争斗的华尔街,内幕消息此起彼伏,从业人员之间、投资者之间、高管之间等等,无不充斥着内幕消息的阴魂。内幕消息就像毒品一样诱惑着那些吸取利益的瘾君子们,让人们心甘情愿地为此挺而走险,
他也注意到,不管在哪个国家,内幕消息一直是监管当局力图惩戒的重点,不可否认的是,法律和制度是人制定的,被称为社会精英的金融业人士依然可以巧妙地绕过法律和制度的层层阻隔,进行更为刺激惊险的金融冒险。在这个世界上,“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是一条通行天下的“真理”,人们只会对胜者俯首称臣,对于道德范畴的罪恶,很多人仅是谈论而已,并没有多少人真的愿意去洗涤灵魂的罪恶,因为“贪婪是人之天性”。
罗杰斯曾仔细研究过为何内幕消息屡禁不止,违规犯法者多半不会受到严苛处罚的原因。1987年6月7日,他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别理内幕消息:少些华尔街规则》的署名文章,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自1934年颁布实施的《证券法》和1985年通过的《内幕交易者处罚法案》都未对内幕交易进行过清晰的定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涉嫌内幕交易者的惩戒难度。
比如,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中,对要约收购和持股5%以上股东的行为加以规制。其中,与反收购措施有关的主要是比较宽泛的反欺诈条款,明确规定“与要约收购有关的任何重大虚假陈述或遗漏,或者任何欺诈、欺编或操纵行为,均属非法”。
罗杰斯认为,监管当局的法律中没有对内幕交易下定义部分缘干对内幕消息无法做到清晰的定义。从法律的广义角度看,任何试图对它的定义都不可避免地要将大部分正当的、合法的行为定义为非法。这就是所谓内幕消息从未被定义,对涉嫌内幕交易者难以惩戒的原因之一。
罗杰斯表示,监管当局最初制定法律法规时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但大最相关人员参与涉密交易不可避免地让一些心术不正之人钻了空子。他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没有《威廉姆斯法案》,就不会有利文和波斯基他们也不会有任何机会窃取内部机密信息,对于那些很容易就逮住机会在资本市场中进行欺诈的恶棍就会有无尽的约束力。
面对投资者和公众的责难,SEC也开始了行动。这一次,SEC不再孤军奋战,司法机构的介入表示出政府惩戒华尔街金融犯罪的决心。纽约美国检察官办事处很早就开始介入并着手调查华尔街的金融犯罪案。利文和波斯基的相继落网极大地震慑了其他依然利用内幕消息牟取暴利的人。
1989年3月,美国联邦大陪审团以98项欺诈罪名起诉被誉为美国“垃圾债券王国缔造者”的迈克·米尔肯。这位发明了以高利率出售质量较差的垃圾债券并获得高额利润的“垃圾债券大王”种是垃圾债券王国的凯撒大帝,井被无数人顶礼膜拜。他的公司德崇证券因此大发横财。20世纪70年代末,垃圾债券火爆,米尔肯雄踞了整个垃圾债券市场l/4的市场份额。80年代末的科技潮正是凭借垃圾债券解决了融资问题。
1990年4月24日,米尔肯对98项欺诈罪名中的6条较轻微的证券和交易情报犯罪行为认罪。米尔肯获刑10年,并被处以高达11亿美元的相关赔偿和罚款,同时终身被禁止从事证券业,德崇证券破产。米尔肯获淮在狱中继续经营其罚款中的1.9亿美元合伙人资产,以获得最大价值,最终米尔肯仅入狱22个月。从始至终,米尔肯从未承认及对内幕交易指控认罪。2007年,米尔肯以21亿美元身家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45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