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里,“量是因价是果、量在先价在后”,但这并不意味着成交量无所不能,事实正相反,成交量战法有着很大的缺陷,我们只有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扬长避短,让成交量更好的为我所用。
首先,成交量最大的弊端是只能模糊的预测后市,做不到精准预测。我们经常讲缩量、放量,尽管在第一章里我讲了量能缩放的标准,但这个标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个股市值的大小、流通盘的多寡、交投的活跃度等等,都会影响量能缩放的界限,这让量能的指导意义比较模糊。比如下跌趋势里的绵绵阴跌,就是典型的“缩量缓跌”,而缩量缓跌是积蓄力量的看涨信号;在绵绵阴跌里若凭此抄底进场,就会吃大亏。
其次,成交量也是可以被操控的,无论是放量还是缩量,都可以被操控。对于放量的操纵,大家都很熟悉,主力通过几个账户对导,可以创造出天量的假象;同样,主力通过残酷的洗盘,逼迫套牢盘出局,让跟风盘不敢进,用快速拉升制造缩量上涨,也可以营造人气不足的假象。这种现象常见于最牛的黑马股、最彪悍的牛市。如果不能识破缩量上涨的假象,就会在2015年年初闹出“地球顶”的笑话。
由此可见,成交量是一种模糊的预测,并不能直接给出买卖信号。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依靠成交量找出安全的抄底区域、危险的逃顶区域,至于该如何抄底或逃顶?那就不是成交量的事了,我的方法是搭配上分形计算与形态。
分形计算是将“波浪理论与分形几何学”结合起来制作的计算模型,它计算出的是“股价内在的变盘区间”。如果说量能极度萎缩,告诉我们“拐点即将要来临”,那么,分形计算可以直接告诉我们“拐点的具体区间”。形态直接告诉我们“拐点来临后,是否有买点出现”。所以,量能-计算-形态,它们的指示性由模糊而具体,通俗的讲,量能告诉我们这个区域有猎物,计算告诉我们猎物躲在哪里,形态告诉我们何时能安全的吃掉这个猎物。以最近的新华网为例:
①该股上市涨到134元后开始下跌,在2016年12月12日急跌后出现连续的“缩量缓跌”,这预示后市可能存在机会。
②由最高点134.4元计算可知,其下跌区间为75.93-57.86元,这表明这里是该股潜在的拐点区间。
③股价在2017年1月16日跌进该区间后,日线上出现了阳包阴,这是初步买入的信号。
④该股30分钟显示,阳包阴后股价出现缓跌,形成“急涨缓跌缩量”走势、且缓跌到75.97元的下跌区间后出现急涨,这是大胆加仓信号。
这是一整套的打法,先是日线级别的量能预示有机会,分形计算给出了拐点区间,这样我们就不会提前凭感觉去抄底,不然会损失惨重;分形计算给出区间后,形态上的阳包阴给出买入信号,此时可以试探性少量买入。买入后,30分钟出现“缩量缓跌”,这预示加仓机会来临,分形计算告诉我们潜在的拐点区间为71.37-69.95元,当股价缓跌至此形态上再现急涨,这是加仓追涨信号。由此可见,量能只是研判股是的工具之一,我们没必要神话它,也没必要轻视它,只要深刻的了解它了就会用的很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