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主要包括三点:一是信息披露违规,包括未及时、公平地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以及信息披露内容尤其是财务信息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二是决策审批程序违规,对重大对外投资、收购或出售资产、关联交易、对外担保、葬集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未按规定履行审批程序,侵害投资者利益;三是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
对于违规受处罚的上市公司,投资者需重点防范以下几方面的风险。
1.诚信风险
规范运作水平和诚信建设质量,是上市公司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信用缺失可能会导致投资者直接“用脚投票”,因为对于受到过处罚的上市公司,投资者需承担额外的诚信风险。在判断公司经营业绩是否真实,大股东和管理层是否侵害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时,投资者需尤为谨慎。
2.退市风险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如在24个月内受到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两次,将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如果在其后12个月内再次受到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暂停上市;其后12个月内再次受到本所公开请责,终止上市。需要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目前仅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受到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将面临退市风险,主板公司没有此类规定。
3.再融资受限
根据有关规定,上市公司现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如果在一定时间内受到过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或证券交易所的公开谴责,会影响该公司的融资计划。有一家上市公司,原本公开发行股票方案已经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向证监会递交了申请材料,后因公司及其董事长受到证券交易所公开遗责,不符合公开发行证券的条件,只得撤回了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尽管公司主营业务发展势头较好,但由于公司及其董事长的违规行为,直接导致了公司短期内借助资本市场平台发展壮大的愿望落空,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要充分关注这方面的风险。